描写青花瓷的诗句

描写青花瓷的诗句

1、《秋日三首》

宋代:秦观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译文:

碾好的月团用青花瓷碗泡着,喝完后,让孩子背诵楚辞。

没有风,小院里也没有落叶,几只虫子相对,正在吐丝。

2、《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代: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译文:

越人送给我剡溪名茶,采摘下茶叶的嫩芽,放在茶具里烹煮。

青花白瓷碗里漂着青色的饽沫的茶汤,如长生不老的琼树之蕊的浆液从天而降。

3、《以乾隆青花瓷盆种牡丹》 

清代:曾习经

朝朝数叶复量枝,不数金盘芍药诗。

特与此花添色相,千山秋翠越窑瓷。

译文:

天天数叶子修剪花枝,不以金盘中的芍药来作诗。

特地和这芍药花来搭配色,用像有千座山上的翠绿树木的青花瓷来栽种。

4、《进艇》

唐代:杜甫

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译文:

浣花溪岸边的蝴蝶缠缠绵绵翩翩双飞,你追我逐;溪水上的荷花如双栖鸳鸯一般,并蒂双双。

把煮好的茶汤和榨好的甘蔗浆,用青花瓷坛来盛装也不比玉制的缸来得差,放在艇上可以随取随饮。

5、《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唐代:杜甫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译文:

烧瓷大都烧的青花瓷器是既轻盈又坚硬,用指头弹一弹,声响像上好的玉在锦城到处都有流传。

你家的青花瓷碗虽然胜过霜雪百倍。就是现在火急火燎地送到我的茅草屋里,我也看不上眼。

赞美樱桃花的诗歌

樱桃花的诗词作者:皮日休 [唐]婀娜枝香拂酒壶,向阳疑是不融酥。

晚来嵬峨浑如醉,惟有春风独自扶。

皮日休,生于太和八年(834)至开成四年(839)之间,卒于天夏二年(902)以后。

晚唐文学家。

字袭美,一字逸少。

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

襄阳之竟陵(今属湖北天门)人。

懿宗咸通七年(866),入京应进士试不第,退居寿州(今安徽寿县),自编所作诗文集《皮子文薮》。

八年再应进士试,以榜末及第。

曾在苏州刺史崔璞幕下做郡从事,后入京任著作佐郎、太常博士。

僖宗乾符二年(875)出为毗陵副使。

后参加黄巢起义军,任翰林学士。

巢败,不知所终。

皮日休为晚唐著名诗人、散文家,与陆龟蒙并称“皮陆”,有唱和集《松陵集》。

诗文多抨击时弊、同情人民疾苦之作。

他和陆龟蒙、罗隐的小品文被鲁迅誉为唐末“一榻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镳”(《小品文的危机》)。

有《皮子文薮》。

我今年四年级,老师举行了朗诵比赛,我进了复赛,要进决赛了,我该...

舒婷《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啊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绕,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以与诗有约为题的600字作文

总以为你是几页纸卷的堆叠,却为何总能映射出世间的风情万种? 总以为你是几滴铅墨的排列,却为何总能呈现出古今的喜乐悲凉? 总以为你是几点闲人饭后的馀思,却为何总能印证圣贤的先知先觉? 书,我是三生有幸,与你幼年结缘,少年相伴,青年相守,并且笃愿将此只我与你的约定继续到地老天荒。

从《卖火柴的小女孩》到《丑小鸭》,从《白雪公主》到《海的女儿》,缤纷多彩的童话构筑了我幼年世界的基石,我逐渐确信世界是美好的,是公正的,是充满着歌声与微笑的。

这使我有勇气去相信未来的美好,有自信去追求未来的缤纷。

此时伴随我的还有中华瑰宝古诗文,我由衷为古人多味的情感和精彩的想象所折服。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劝人勤勉惜时,字字殷殷切切。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的三言两语点染出了白鹅的优美多姿。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自古而然的桑梓之情竟又是李太白的寻常语句。

最精彩莫过于《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多少高中的举子进士早就风化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唯落榜的张继凭区区二十八字熠熠不朽。

就这样,在多彩的遐思中,在朗朗的诗书声中,我步入了少年。

虽然相当多的时间已被谨严单调的课业书本所占据,但书的魅力却并未因此而削减。

即如“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循着书香徐徐徜徉,融入一隅便自是一番天地!我认识了俞平伯、朱自清,我知道了梁实秋、瞿秋白,我爱上了鲁迅、徐志摩……这既是智者大家的角逐,更是我心海波澜的抉择。

我时而奋发激励,欲逞敢为天下先的豪情;时而浅唱低吟,细嚼流水落花的婀娜。

昔时那些看似抽象的情愫瞬时变得生动可感,化成我自身不可分割的精神器官。

三五之夜,掬一捧月光下酒;晓春时节,揽几朵迎春作陪!“亦诗亦情,亦文亦我”,小小的心灵不再渺小,愈而丰润和精博;清瘦的身形有所承载,酝酿着富有想象和创造的世界! 或许激荡之后终要归于平静,仿佛独孤求败草木皆可为剑的领悟,现在的我更爱以常平之心去细细嗅品书香的芬芳。

而更加熟稔的书也在为我营造一个充溢神韵的境界,犹如弹久了的名琴,写熟了的毛笔,那些泛黑泛黄的书页,浸上了自己的汗渍,夹含了翻碎的纸屑,布满了批注的字迹,也偷藏了我岁月的点滴,蕴出了默契的神韵! 由于这种神韵,书中的一切真正融入了我的血液之中,使我懂得人应当有所恪守,有所担当;同时也该有所坚持,有所追求。

我选择“除虚名,务实干”,对他人有所奉献,让自己有所收获,在自己的位置上发热发光!恰如冯友兰大师所言:“鸿志在本职”! 掬一捧花香,去芬芳世界;揽一怀阳光,去拥抱人间。

我想,自己注定要笃守与诗书的约定,与它一路同行;也必定要在本职上开拓进取,与它和衷共济。

书可以创造和改变一个人,而一个人也能创造和改变一个世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最经典的要数诗歌了,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结晶,是文学作品的长河中,永不消逝的星。

宛若一尊朴素而华贵的青花瓷,浓缩在这靛青色中的是短短字句,穿越岁月长河的是古朴的格调。

诗歌是优美的音乐,声声吟诵,有动人的旋律;诗歌是华丽的画卷,徐徐展开,带浓浓的墨香;诗歌是不老的传说,代代相传,成永恒的经典。

我是在诗歌的墨香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家里人亦都喜欢诗,这样一来,诗歌在我的幼时心田中深深扎下了根须,那朴素玉洁的花,便随着我的成长悄然开放。

爸爸是最疼爱我的人,他与我的相伴,便是诗的飞花四溅。

据他回忆说,两岁那年,我便开始了与诗的故事,展开了另一个世界的憧憬与想象。

小时候,我一直住在乡村的奶奶家生活,那里天空湛蓝,白云雪白,田野中麦穗金黄,万物和谐安康。

多了许多同龄人无法得到的意境。

还记得第一次与诗的接触,至今仍是那样记忆犹新。

偶尔与爸爸手牵手走在乡间回家的路上,暮然间望到池塘中几只悠闲自在的大白鹅,大概是邻家养的吧!一身雪白无玼的羽毛,脖子高高的向上挺着,不住地叫着:“嘎——,嘎——”声音中带着沙哑与快乐的气息,它们欢乐的嬉戏着,不知不觉中弄碎了水中的浮萍,那清脆的绿色,随着水纹荡漾开来,大白鹅们欢乐地嬉戏着.叫着。

我的眼神好奇地望着这群快乐的天使,爸爸看我陶醉的样子,乐了。

接着,便高声吟诵起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叫作诗,是老祖先骆宾王4岁时做出来的,名为《咏鹅》,他那时看到的啊,和你看到的一样,那水中的就是大白鹅。

”我出神得望着他们,不觉中模糊念到:“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这意境与诗恰恰吻合,于是,这首诗便成为了一个最宝贵的财富。

不知为什么,诗中夕阳是对我情有独钟的。

也许在乡下的记忆,注定了我对诗中夕阳的爱。

每天傍晚时分,寂静便成为了我的天堂,我静静地坐在柴禾垛上,向西望去,便是一轮硕大的夕阳,给我的内心小世界蒙上一层兴奋或伤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我无不感到李商隐的不舍与时间的飞逝。

“鸟声幽谷村,山影夕阳村。

”我无不感到...

赞美作者的语句有哪些?

1. 伏尔泰以一部《汤姆叔叔的小屋》引发解放黑奴战争,仅仅靠手中的笔,他就推动了历史巨大的车轮,指引人类走向新的世界。

2. 以卢梭等为代表的启蒙主义文学家们,首先吹响了法国大革命的号角,不仅改变了法国的历史,也改变了世界的历史。

3. 卡夫卡在《变形记》中一下子把我们抛入一个荒诞不经、令人震惊的世界,为我们开启了一道奇特的认识社会的大门。

4. 《老人与海》的主人公说:“人生来不是要给打败的,可以被消灭,但不会被打败”,海明威的人生就是努力实践这个信念,灵魂不屈不挠地时刻在斗争着。

5. 曹雪芹举起如椽的巨笔,抒胸中的块磊,他站在十几年的风浪之巅,俯瞰这如烟似雾的繁华,以笔为犁,以纸为田,耕出自己生命的一片新天地。

6. 茅盾以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成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7. 巴金的《家》《春》《秋》,促使当时多少青年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走向新生活。

8. 冰心的小说,较少宏篇巨著,多是清新隽永的珍品;她的许多作品看起来情节单纯,却寓意深远,留给人无穷的回味。

9. 朱自清在古典文学的础石之上和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性的散文体制与风格;尤其是他具有极高艺术成就的散文作品,为白话美文提供了典范。

10. 鲁迅是一个没有长篇的大师,但仅有《阿Q正传》就足以不朽,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深刻地挖掘了国民病态的传统文化之根的作家。

11. 张爱玲是一个把中国古代文人文学传统与现代西洋小说精髓结合得最好的作家,她笔下的人物一寸一寸都是活的。

12. 沈从文是一个文体大师,《边城》展现的纯朴健康自然优美的人性之歌在中国文学的长河中低低回荡。

13. 王小波是一个狂热岁月中的浪漫骑士、大串连时代的行吟诗人以及不自由生活中的自由思想家,他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最大贡献是写出了人的无限可能性。

14. 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离骚》诗篇中,也贯穿他生命的始终,并激励后世仁人志士。

15.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明月几时有 歌词(一句一句)欣赏

《明月几时有》歌词分句赏析:(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 我欲乘风归去,) 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 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像在人间!(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 月光从朱红色楼阁的一面转到另一面,低低的洒在窗户上,照着不眠之人。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之时才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但愿离人能平安康健,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明月几时有》鉴赏:上片写中秋赏月,因月而引发出对天上仙境的奇想。

起句奇崛异常,词人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诗意,用一问句把读者引入时间、空间这一带有哲理意味的广阔世界。

词人的提问,似乎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伊始,又好像是在赞叹中秋的美景、造化的巧妙。

其中蕴涵了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作者之所以要化用李白诗意,一是李白的咏月诗流传甚广,二是苏轼经常以李白自比,这里也暗含此意。

李诗语气比较舒缓,苏词改成设问句以后,便显得峭拔突兀。

苏轼将青天作为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豪放的性格与不凡的气魄。

“不知”二句承前设疑,引导读者对宇宙人生这一类大问题进行思考。

“天上宫阙”承“明月”,“今夕是何年”承“几时有”,针线细密。

继续设疑,也将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推进了一层。

设问、思考而又不得其解,于是又产生了“我欲乘风归去”的遐想。

李白被称为“谪仙”,苏轼也被人称之为“坡仙”。

词人至此突发奇想,打算回到“天上”老家,一探这时空千古奥秘。

苏轼生平自视甚高,以“谪仙”自居,所以他当然能御风回家,看看人间“今夕”又是天上的何年?仙境是否胜过人间?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

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

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以及《前赤壁赋》描写自己在月下泛舟时那种飘然欲仙的感觉,皆产生于共同的思想基础。

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

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

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

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

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

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

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

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

“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写望月怀人,即兼怀子由,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

换头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

夜深月移,月光穿过“朱阁”,照近“绮户”,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

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

月圆人不圆是多么令人遗憾啊!词人便无理埋怨圆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

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同时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不幸离人的同情。

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便转而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

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

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

故结尾“但愿”便推出了美好的祝愿。

“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突破空间的阻隔,让对明月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

中国名家散文经典段落

冰心优美散文句子段落摘抄 1、在我看来,冬天是最不浪漫的季节,特别是南方的冬天,它看不到北方的银装素裹,冰天雪地;也看不到西部的万里荒漠,悄无人声.南方的冬天永远都只是一片萧条之色.天很冷很冷,却不带一丝湿润,浸入骨髓的冰凉仿佛要把身体的所有温暖都抽去,只留下如干絮般散漫的冷一团一团的塞在胸肺间. 在这样的季节里,人的思维都会被冻住,什末情感,浪漫会在刹那间被抛之九霄云外.在这样的境况下,难以提起一丝好兴致,哪怕偶尔有所愿望,也会很快被扔到记忆的角落里. 2、站在户外,轻轻的嘘一口气,一团白雾裹着一份温暖袅袅升空,在半空中伸展,氤氲,半晌又汇入了干冷的空气.刚刚燃起的一点希望有破灭了,消失得轻悄而又平静,仿佛从来就不曾有过,又恍惚有过这末一份特别的湿润. 小澍长成大树,到了冬天便成了老树,老树枝桠交错,只有几片稀稀落落的叶子点缀着生命的痕迹.树皮微现焦黄,仿佛在火上烤了许久,煎熬的失了神采,半卷曲着好像随时都会坠地. 3、夏日里花叶田田的荷塘,此时都只剩下了根根枯管,片片残叶.早已没了衔露含珠的风韵.寒风轻摇,枯和倓叶,仿佛悄悄的诉说着昔日美艳,又仿佛轻轻暗泣着如今没落.倘若再来一场冷雨,更催花落,倒符了李义山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心境. 4、南方的山向来不如北方的高大巍峨,到了冬日更失了往日的润朗,之留下了略带灰蒙的身影悄然耸立于天地间.默守着一份寂静.倘若在北方,来一场大雪,将群山覆盖上一层苍茫的白色,那有是一副磅礴的好图景,巍芒间孕育着新的希望. 只可惜南方无雪,如同土丘半散漫开的小山零零落落的点缀在辽阔的江汉平原上,山间便只剩下松柏苍翠的影子,但之绿色都如同带着一层霜,淡绿中隐隐的泛出青灰.远望去仿佛被飞扬的尘土覆住了. 5、外望远山连绵不断,都没在朝霭里,淡到欲无。

只浅蓝色的山峰一线,横亘天空。

山坳里人家的炊烟,镑镑的屯在谷中,如同云起.朝阳极光明的照临在无边的整齐 青绿的田畦上。

我梳洗毕凭窗站了半点钟,在这庄严伟大的环境中,我只能默然低头,赞美万能智慧的造物者. 6、窗外风景,浸入我倦乏的心中,使我悠然如醉.有时远见大江,江帆点点,在晓日之下,清极秀极。

我素喜北方风物,至此也不得不倾倒于江南之雅澹温柔.今夜夜凉如水,灯下只有我自己.窗外是斜风细雨,写到这时,我已经把持不住 凉风习习,舟如在冰上行。

到过了高丽界,海水竟似湖光。

蓝极绿极,凝成一片.斜阳的金光,长蛇般自天边直接到阑旁人立处.上自穹苍,下至船前的水,自浅红 至于深翠,幻成几十色,一层层,一片片的漾开了来.……小朋友,恨我不能画,文字竟是世界上最无用的东西,写不出这空灵的妙景! 7、我走了——要离开父母兄弟,一切亲爱的人.虽然是时期很短,我也已觉得很难过. 倘若你们在风晨雨夕,在父亲母亲的膝下 怀前,姊妹弟兄的行间队里,快乐甜柔的时光之中,能联想到海外万里有一个热情忠实的朋友,独在恼人凄清的天气中,不能享得这般浓福,则你们一瞥时的天真的 怜念,从宇宙之灵中,已遥遥的付与我以极大无量的快乐与慰安! 拓展资料写母亲的名家名作散文 1、纸 船——寄母亲 作者 /冰 心 冰心(1900-1999)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

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小桔灯》等。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作于1923年 2、呵,母亲 作者/舒 婷 舒婷(1952年生)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朦胧诗派代表诗人。

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等。

呵,母亲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褪色啊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带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作于1975年

中国瓷器的历史

瓷器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独创的发明之一。

中国制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

制瓷工艺是在制陶工艺的基础上发明的。

瓷器与陶器的烧制过程非常相似。

但瓷器与陶器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瓷器的坯料是高岭土(也称瓷土)、正长石和石英混和而成的,胎表还要施一层有玻璃质的釉,然后在12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成品质地坚硬、吸水率极低、敲击能发出清脆的金属声。

陶器的坯料一般是粘土,胎表多不施釉或施有低温釉,焙烧的温度在700度到800度之间,少数陶器可达到1000度。

陶器的质地不如瓷器坚硬,吸水性比较强,敲击时发出的声音不清脆。

从考古发现的材料看,商周遗址中出土的青瓷器皿有瓮、罐、瓶、尊、碗、豆等等。

它们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

从此以后,制瓷工艺逐步发展,由青瓷发展到白瓷,再由白瓷发展到彩瓷,唐代青瓷发展到顶峰。

唐末诗人陆龟蒙曾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来形容越窑(今浙江绍兴)青瓷动人的色泽。

唐宋时期,白瓷也发展到高峰。

唐宋文人是用“类银”、“类雪”、“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等语句来赞美白瓷的。

明清时期,彩瓷发展起来。

明代的青花瓷、斗彩和清代的素三彩、五彩、珐琅彩,都饮誉中外。

1610年,有一本名为《葡萄牙王国记述》的书,赞美中国瓷器说:“这种瓷瓶是人们所发明的最美丽的东西,看起来要比所有的金、银或水晶都更加可爱”。

茶壶的种类

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

“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已出现。

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

到唐代,“茶具”一词在唐诗里触处可见,诸如唐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

” 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

”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诗》有“萧疏桂影移茶具”之语。

宋、元、明几个朝代,“茶具”一词在各种书籍中都可以看到,如《宋史?礼志》载:“皇帝御紫哀殿,六参官起居北使……是日赐茶器名果”宋代皇帝将“茶器”作为赐品,可见宋代“茶具”十分名贵,北宋画家文同有“惟携茶具赏幽绝”的诗句。

南宋诗人翁卷写有“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

”的名句,元画家王冕《吹萧出峡图诗》有“酒壶茶具船上头。

”明初号称“吴中四杰”的画家徐责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对饮时,他趁兴写道:“茶器晚犹设,歌壶醒不敲。

”不难看出,无论是唐宋诗人,还是元明画家,他们笔下经常可以读到“茶具”诗句。

说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

主要指茶壶、茶杯这类饮茶器具。

事实上现代茶具的种类是屈指可数的。

但是古代“茶具”的概念似乎指更大的范围。

按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

” 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

“茶人”指采茶者,如《茶经》说:“茶人负以(茶具)采茶也。

”“茶籯”是箱笼一类器具。

唐陆龟蒙写有一首《茶籯诗》“金刀劈翠筠,织似波纹斜。

”可知“茶籯”是一种竹制、编织有斜纹的茶具。

“茶舍”多指茶人居住的小茅屋,唐皮日休《茶舍诗》日“阳崖忱自屋,几日嬉嬉活,棚上汲红泉,焙前煎柴蕨,乃翁研茶后,中妇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

”诗词描写出茶舍人家焙茶、研(碾)茶、煎茶、拍茶辛劳的制茶过程。

古人煮茶要用火炉(即炭炉),唐以来煮茶的炉通称“茶灶”,《唐书?陆龟蒙传》说他居住松江甫里,不喜与流俗交往,虽造门也不肯见,不乘马,不坐船,整天只是“设蓬席斋。

束书茶灶。

”往来于江湖,自称“散人”,宋南渡后誉为“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压波堂赋》有“笔床茶灶,瓦盆藤尊”之句。

唐诗人陈陶《题紫竹诗》写道:“幽香入茶灶,静翠直棋局。

”可见,唐宋文人墨客无论是读书,还是下棋,都与“茶灶”相傍,又见茶灶与笔床、瓦盆并例,说明至唐代开始,“茶灶”就是日常必备之物了。

古时把烘茶叶的器具叫“茶焙”。

据《宋史?地理志》提到“建安有北苑茶焙。

”是有名的,又依《茶录》记载说,茶焙是一种竹编,外包裹箬叶(箬竹的叶子),因箬叶有收火的作用,可以避免把茶叶烘黄,茶放在茶焙上,要求温度小火烘制,就不会损坏茶色和茶香了。

除了上述例举的茶具之外。

在各种古籍中还可以见到的茶具有:茶鼎、茶瓯、茶磨、茶碾、茶臼、茶柜、茶榨、茶槽、茶宪、茶笼、茶筐、茶板、茶挟、茶罗、茶囊、茶瓢、茶匙……等。

究竟有多少种茶具呢?据《云溪友议》说:“陆羽造茶具二十四事。

”如果按照唐代文学家《茶具十咏》和《云溪友议》之言,古代茶具至少有24种。

这段史料所言的“茶具”概念与今是有很大不同的。

唐宋时期所言的“茶具”似有大概念与小概念之分。

如唐、宋、元、明许多诗人笔下的“茶具”主要指与饮茶有关的茶罏、茶壶、茶杯等器具,所以是小概念的。

从大概念来看,依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所指出的有十大件,其中包括制茶、盛茶、烘焙茶具、饮茶有关的器具,甚至包括茶人、茶舍。

又按《云溪友议》提到有“二十四种”茶具,显然,后两者是大概念的茶具,这一概念与今有许多不同。

唐宋以来,铜和陶瓷茶具逐渐代替古老的金、银、玉制茶具,原因主要是唐宋时期,整个社会兴起一股家用铜瓷,不重金玉的风气。

据《宋稗类钞》说“唐宋间,不贵金玉而贵铜磁(瓷)”铜茶具相对金玉来说,价格更便宜,煮水性能好。

陶瓷茶具盛茶又能保持香气,所以容易推广,又受大众喜爱。

这种从金属茶具到陶瓷茶具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出,唐宋以来,人们文化观,价值观,对生活用品实用性的取向有了转折性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说,这是唐宋文化进步的象征。

唐宋陶瓷工艺生产的发展与陶瓷茶具的发展 唐宋以来,陶瓷茶具明显取代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这还与唐宋陶瓷工艺生产的发展直接有关。

一般来说,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瓷器生产开始出现飞跃发展,隋唐以来我国瓷器生产进入一个繁荣阶段。

如唐代的瓷器制品已达到圆滑轻薄的地步,唐皮日休说道:“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磁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当时的“越人”多指浙江东部地区,越人造的磁器形如圆月,轻如浮云。

因此还有“金陵碗,越瓷器”的美誉。

王蜀写诗说:“金陵含宝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响”。

宋代的制瓷工艺技术更是独具风格,名窑辈出,如“定州白窑”。

宋世宗时有“柴窑”。

据说“柴窑”出的瓷器“颜色如天,其声如磐,精妙之极”。

北宋政和年间,京都自...

碧螺春这篇课文描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碧螺春》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传统文化吐幽香”中的第一课。

本课通过名茶碧螺春,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的茶文化。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也醉人”就是中华民族珍惜劳动成果、勤奋节俭的真实反映。

可以这么说,茶是中国的骄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

《碧螺春》一课介绍简洁明了,描写细致入微,用词准确生动,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课文依次介绍了碧螺春的传说、采摘、制作、品尝碧螺春以及人们对碧螺春的评价和喜爱。

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碧螺春的喜爱和对劳动人们的赞美。

文章结构紧凑,前后连贯,层次清晰。

读过之后,让读者不免在头脑中勾勒出这样的图画:清晨采茶图、入夜炒茶图、月下品茶图。

不免和外国友人一样心生感叹:在清新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二、走进作者,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法的特色。

这篇文章从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的角度来看,语言生动,用词准确,描写细致,文化气息浓郁;结构清晰,线索清楚结构,安排巧妙。

如果说碧螺春茶清新淡雅,那么这篇文章也有着这样的魅力。

下面,我尝试着走进作者的语言文字来品味“碧螺春”的独特魅力。

文章开篇,作者仅用一句话“久负盛名的碧螺春,产于太湖的东山和西山。

”向我们介绍了关于碧螺春的两点。

其一,碧螺春历史悠久,声誉极高。

可以从“久负盛名”一词中看出来。

这是人们对碧螺春茶的评价。

同时,“久负盛名”也引发了读者的阅读期待:碧螺春为何会久负盛名?其二,交代了碧螺春的产地——太湖的东山和西山。

经过查阅资料,了解到详细的地点就是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洞庭山又分为东山和西山。

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接下来,作者写道:关于碧螺春,有这么一个传说。

这句话就概括了这个自然段要写的内容——关于碧螺春的传说。

这样的写法,使文章脉络清晰。

同时,自然又引发了一个阅读期待:究竟是怎样的传说?于是,跟着作者的娓娓道来,走进这个古老的传说之中。

作者在讲传说,其实也就是介绍“碧螺春”名字的由来。

既是“传说”就是人们口口相传,由来已久的历史故事,就被染上了神秘的色彩。

尤其是那一声“吓煞人香”更是让人浮想联翩,究竟是怎样的香味可以让人产生这样的震撼啊!同时,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这种茶,也由此得名。

如果说,传说到此结束,就留有遗憾了。

古人觉得这个名字不雅,“不雅”不够雅致、文雅,我觉得更多的是和这种茶的香味不能够匹配。

于是,便有了“碧螺春”这个雅号。

在这里,最后一句话中的破折号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

当然,网上也有关于这个名称的由来的其他传说,其实不管怎么写的都体现了碧螺春茶的特点——香味奇特,同时赋予了人们对碧螺春茶的赞美之情。

第三自然段,只有两句话:碧螺春的采摘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每年刚到春分,碧螺春茶汛便开始了。

这个自然段和下面的第四自然段关系密切。

第三自然段是对第四自然段内容的概括。

这样的写法,在文中到这儿出现了两次。

第一句话,说明采摘碧螺春茶的历史悠久,也是对上段传说的一个照应。

第二句交代了采摘的最佳时间——春分,因为这个时候茶长得最好,最茂盛的时节,是最佳的采摘时间, 而“茶汛”一词,就是这个意思,应该和“桃花汛”一词的由来一致的。

我想同时也能通过这个词想到采摘的场面应该是繁忙、热闹的吧!下面作者用较长的文字介绍了采摘的情景。

这也是文章的重点段落之一。

“随着几声嘹亮的鸡鸣,整个湖山醒来了。

”就这一句,作者开始带读者走进图画之中。

我觉得这一切是鲜活的、有生命的。

我们首先听到了几声鸡鸣,从听觉的角度,唤醒了沉睡的湖山,一个“醒”字,把湖山当成了一个人来写,应该是一个美丽的女子更好。

当然,也唤醒了人们。

“采茶姑娘披着晨雾,踏着朝霞,三五成群,结伴向茶园走去。

”画面的主要人物跃然纸上,“披着晨雾、踏着朝霞”中的“披着、踏着”表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使人感觉采茶姑娘宛如从天而降的仙女一般,同时也侧面写出了采茶姑娘的勤劳,她们起得很早。

闭眼想象,一群美丽仙女提着竹篓,在飘渺的云雾中,从天而降,说说笑笑走向茶园。

“空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翠绿欲滴的茶树丛中,不时传来银铃般的欢笑声。

”在这里作者闻到了淡淡的花香,空气中充满了这种香味,难怪碧螺春茶会有花香果味了;作者看到了翠绿欲滴的茶树,“翠绿欲滴”一词,将茶树的生机勃勃的面貌展现出来。

此外,作者更听到了采茶姑娘“银铃般”的欢笑声,都说劳动的滋味是累的,但是这“银铃般”的欢笑声,让我们感觉到的是采茶姑娘的快乐和美丽。

“太阳升起来了,在湖山的上空铺开万道金光,茶园也被染上了一层金色。

”这样的描写,一个“铺”字,使人豁然开朗,给人一种灿烂之美的感觉,画面也顿时亮了起来。

和清晨茶园的朦胧之美不同,是一种金色的美。

“采茶姑娘个个神采飞扬,她们用灵巧的双手敏捷地从茶树上摘下一片片嫩芽。

”这...

浅谈如何提高对高中历史课的兴趣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动力。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如何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值得我们反思。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在教学过程中我认识到: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

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学,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1.巧用材料,高效导入“万事开头难”,课堂教学也是如此。

一节历史课如果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 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这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

所以教师要精选材料,巧妙导入。

导入方式有很多种,如可利用故事、成语典故、名言、影音、图片、文物、社会热点、乡土材料等联系教材主题并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寻历史的奥秘。

2.适当选用资料,丰富课堂内容高中学生们接触过许多的文学艺术作品,如一些诗词、歌曲等很多学生都能朗诵或哼唱出来,所以教师有意识地引用一些诗词名句,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变枯燥抽象的历史为形象的历史,增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比如在讲南朝时期佛教盛行时可引用杜牧《江南春》中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讲中国传统制瓷业时可引用歌曲《青花瓷》中的词句等。

3.讲求语言的艺术讲课时不能照本宣科,要讲出新意,讲出特色,甚至不乏幽默感。

如果能用学生耳熟能详的语言和方式,贯通古今,把“死”去千年的历史,活灵活现地带到学生面前,那么定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的袁腾飞老师的成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袁老师的过人之处在哪里?他的学生赞美道:“他是历史老师中相声说得最好的,是相声演员中历史讲得最好的。

”可见,幽默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会学生巧用科学的记忆方法许多历史知识枯燥乏味又很难记牢。

教师不妨编些生动的口诀以帮助学生记忆,如此,能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里准确掌握知识且经久不忘。

如在讲授《天津条约》(必修一第10课)内容时,十处通商口岸记忆法为:天约增开十口岸,长江南镇和九汉。

沿海营烟再加汕,岛上还有琼台淡。

如此一个重要且难记的知识点就这样被学生牢记如心了。

另外,《北京条约》内容可用谐音法记忆:“准许华工天天陪(赔)酒(九)”。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5.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多媒体教学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能生动形象地展示文字、表格、图片、漫画、音乐、影片等。

它不但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理解知识,也能使历史可看、可触、可感,从而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质量。

比如讲《新航路的开辟》(必修二第5课)内容时,可利用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片段。

6.安排学习活动,调动并培养兴趣历史活动的组织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如让学生编演历史剧本、历史知识抢答竞赛、参观博物馆、开展辩论会等。

就学生感兴趣而又存在争议的人物或事件组织辩论会就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如在《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必修一第2课)一课中涉及秦始皇的评价问题,有人认为秦始皇统一天下,是千古一帝,功大于过;又有人认为秦始皇横征暴敛,是罕见的暴君,过大于功……对这些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学生们比较感兴趣,设计讨论课让他们在辩论中形成自己的观点,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

不论学生在辩论中给出哪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

辩论后,教师要进行讲评,将正反方的论据进行综述,使之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信息系统,反馈给学生。

通过举办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事件的了解和对民族命运的关注,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启迪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总之,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要突出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作为新课程实验的践行者,每一位教师都应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寻求调动学生兴趣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才能提高学生认识历史、理解历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chi.com/zhishi/624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