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陋室”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陋室”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陋室”的诗句具体如下:

  • 陋室铭

    唐代: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古诗词《陋室铭》刘禹锡

陋室铭唐代: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刘禹锡的陋室铭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居住)就有了名气;水不在于有多深,有龙(居住)就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因为)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藓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

平时和我交谈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学问的平民。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嘈杂的奏乐声使我的耳朵紊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的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写作背景:《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0八。

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世称“刘宾客”。

刘禹锡生于嘉兴(当时属苏州),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县)。

唐代大诗人、文学家、哲学家。

刘禹锡文名遐迩。

唐贞元年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

后经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

他和柳宗元交谊颇深,人称“刘柳”;后与白居易唱和甚多,亦并称“刘白”。

据史载,刘禹锡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革新失败后,他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及安徽和州县通判。

按王朝规定,他应住衙门内三间三厅之房。

但是,和州县的策知县是个势利小人,认为刘禹锡是被贬之人,便给他小鞋穿,安排他到城南门外临江的三间小房居住。

对此,他毫无怨言。

刘禹锡是个文人,于是就根据住地景观写了一副“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贴在门上。

做贼心虚的策知县见之,甚为恼火,马上将刘禹锡移居别地,并把住房面积减去一半。

此房位于德胜河边,岸柳婆娑。

刘禹锡见此景色,更是怡然自乐。

于是,他又撰写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

”策知县闻讯后,下令撵刘禹锡搬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房中居住。

半年光景,刘禹锡的“家”被折腾了三次。

他在愤激之中,有话如鲠在喉,倾吐为快,一气呵成,写成了《陋室铭》,并请人(这人就是柳公权)碑刻竖于门外。

(节选自《应用写作》学术月刊1995年第11期《刘禹锡和他的“陋室铭”》) 注释:陋室铭(18)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1)。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

斯是(3)陋室,惟(4)吾德馨(5)。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9)谈笑有鸿儒(6),往来无白丁(7)。

可以调素琴(8),阅金经(9)。

无丝竹(10)之乱耳(11)(16),无案牍(12)之劳形(13)。

南阳(14)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5). 孔子云:“何陋之有?”(17) 注释:(1)名:出名(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 (2)灵:灵异 (3)斯、是:均为指示代词斯,这。

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

(4)惟:只 (5)馨:散播得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今义:芳香;吾,我。

(6)鸿儒:这里泛指博学之士。

鸿,大.儒,旧指读书人,这里指知识渊博的人. 有学问的人。

(7)白丁:没有官职的人,平民。

这里借指没有学问之人。

(8)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

素:不加装饰的 (9)金经:这里泛指佛经。

(10)丝竹:丝,琴瑟,竹,管弦乐,这里指的是合奏乐器的声音,解为噪音。

(11)乱耳:乱,使……烦乱。

(12)案牍,官府的公文。

(13)劳形,使身体劳累。

形,形体、身体,今义 样子;劳,使……劳累。

(14)南阳: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县西。

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庐中隐居躬耕。

(15)子云:汉代的扬子云(也作“杨子云”“扬雄”)(前53—18)的字。

他是西蜀(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其住所称“扬子宅”,据传他在扬子宅中写成《太玄经》,故又称“草玄堂”。

文中子云亭即指其住所。

川中尚有纪念他的子云山、子云城。

(和前一句引用典故表明:“陋室不陋”) (1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琴瑟萧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之,助词。

用于主谓之间,不译,取消句子独立性,也有表舒缓语气的作用。

(17)何陋之有:之,表宾语提前。

全句意为“有何陋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

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

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8)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19)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20)何陋之有:宾语前置。

刘禹锡的诗词名句

1.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 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4.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 刘禹锡《望洞庭》5.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刘禹锡《望洞庭》6.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7.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刘禹锡《乌衣巷》8.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 刘禹锡《陋室铭》9.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10.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1.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12.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 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13. 孔子云:何陋之有?。

—— 刘禹锡《陋室铭》14.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 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15.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16.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 刘禹锡《秋词二首》17.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 刘禹锡《和乐天春词 》18.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19.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 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20.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 刘禹锡《和乐天春词 》21.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 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22.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 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23.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24.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

—— 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25.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 刘禹锡《始闻秋风》26.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27.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 刘禹锡《秋风引》28.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29.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30. 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

—— 刘禹锡《更衣曲》31.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32. 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经相对翻。

—— 刘禹锡《送宗密上人归南山草堂寺因...》33.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 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34.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 刘禹锡《蜀先主庙》35.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 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36.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37.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 刘禹锡《杨柳枝 》38.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39.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 刘禹锡《始闻秋风》40.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41.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42.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 刘禹锡《金陵怀古》43.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 刘禹锡《始闻秋风》44.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45.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陋室铭是诗是词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居住)就有了名气;水不在于有多深,有龙(居住)就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因为)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藓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

平时和我交谈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学问的平民。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嘈杂的奏乐声使我的耳朵紊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的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写作背景:《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0八。

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世称“刘宾客”。

刘禹锡生于嘉兴(当时属苏州),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县)。

唐代大诗人、文学家、哲学家。

刘禹锡文名遐迩。

唐贞元年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

后经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

他和柳宗元交谊颇深,人称“刘柳”;后与白居易唱和甚多,亦并称“刘白”。

据史载,刘禹锡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革新失败后,他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及安徽和州县通判。

按王朝规定,他应住衙门内三间三厅之房。

但是,和州县的策知县是个势利小人,认为刘禹锡是被贬之人,便给他小鞋穿,安排他到城南门外临江的三间小房居住。

对此,他毫无怨言。

刘禹锡是个文人,于是就根据住地景观写了一副“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贴在门上。

做贼心虚的策知县见之,甚为恼火,马上将刘禹锡移居别地,并把住房面积减去一半。

此房位于德胜河边,岸柳婆娑。

刘禹锡见此景色,更是怡然自乐。

于是,他又撰写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

”策知县闻讯后,下令撵刘禹锡搬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房中居住。

半年光景,刘禹锡的“家”被折腾了三次。

他在愤激之中,有话如鲠在喉,倾吐为快,一气呵成,写成了《陋室铭》,并请人(这人就是柳公权)碑刻竖于门外。

(节选自《应用写作》学术月刊1995年第11期《刘禹锡和他的“陋室铭”》)注释:陋室铭(18)山不在高,有仙则名(1)。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

斯是(3)陋室,惟(4)吾德馨(5)。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9)谈笑有鸿儒(6),往来无白丁(7)。

可以调素琴(8),阅金经(9)。

无丝竹(10)之乱耳(11)(16),无案牍(12)之劳形(13)。

南阳(14)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5). 孔子云:“何陋之有?”(17)注释:(1)名:出名(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 (2)灵:灵异(3)斯、是:均为指示代词斯,这。

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

(4)惟:只(5)馨:散播得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今义:芳香;吾,我。

(6)鸿儒:这里泛指博学之士。

鸿,大.儒,旧指读书人,这里指知识渊博的人. 有学问的人。

(7)白丁:没有官职的人,平民。

这里借指没有学问之人。

(8)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

素:不加装饰的(9)金经:这里泛指佛经。

(10)丝竹:丝,琴瑟,竹,管弦乐,这里指的是合奏乐器的声音,解为噪音。

(11)乱耳:乱,使……烦乱。

(12)案牍,官府的公文。

(13)劳形,使身体劳累。

形,形体、身体,今义 样子;劳,使……劳累。

(14)南阳: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县西。

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庐中隐居躬耕。

(15)子云:汉代的扬子云(也作“杨子云”“扬雄”)(前53—18)的字。

他是西蜀(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其住所称“扬子宅”,据传他在扬子宅中写成《太玄经》,故又称“草玄堂”。

文中子云亭即指其住所。

川中尚有纪念他的子云山、子云城。

(和前一句引用典故表明:“陋室不陋”)(1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琴瑟萧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之,助词。

用于主谓之间,不译,取消句子独立性,也有表舒缓语气的作用。

(17)何陋之有:之,表宾语提前。

全句意为“有何陋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

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

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8)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19)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20)何陋之有:宾语前置。

求如出师表陋室铭等古代这样比较有名的文章或诗词越多越好

《陈情表》李密,读得人很感动,四言居多,朗朗上口;《赤壁赋》(前)苏轼,此千古文章,美不胜收,又发人深省,我至今都很喜欢的很啊!楼上说的《报任安书》也不错,司马迁,特别最后一段,精彩纷呈;《滕王阁序》王勃,大爱啊,再看看注解王勃是怎么写这篇文的,你会爱上王勃,更会爱上这篇序!《长恨歌》我倒是不怎么喜欢,不过《琵琶行》是很好的,我至今过了四年了,还背的完哦!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兰亭集序》,第二段虽然有点难理解,不过也很不错;

刘禹锡的著名诗句有哪些?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秋词 刘禹锡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浪淘沙 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道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 刘禹锡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令人忽忆潇湘渚,回暗迎神三两声.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溜枕前觉,一夜颜妆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开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浪淘沙 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浪淘沙 刘禹锡 汴水东流虎眼纹,清淮晓色鸭头春。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竹枝词 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杨柳枝 刘禹锡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踏歌词 刘禹锡 日暮江南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

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陋室铭是相思的古诗吗

小题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小题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小题3:芳草萋萋鹦鹉洲小题4:波撼岳阳城小题5:思乡内容的诗句皆可试题分析:注意不要写错字,“则”不为“侧”,“淤”不为“於”,“染”不为“梁”,“濯”不为“翟”,“涟”不为“莲”,“妖”不为“娇”,“萋”不为“凄”,“洲”不为“州”,“鹦鹉”两字有“鸟”字旁。

点评:本题不难,都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

填空古诗句,最好写错字,一是由于学生记忆不清,二是学生好望文生义,所以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

《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

古诗100题(1-20):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6-4-28 17:06古诗100题(1-20): 1、 唐代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

由此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杜牧《泊秦淮》诗中抒发兴亡之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4、 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请写出中学学过的唐诗中这样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6、 做人切勿患得患失,而应乐观旷达,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宋代文学家苏轼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

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外,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惜时或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矛盾心理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11、 《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 1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的人多,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爱莲说》中写莲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岳阳楼记》中“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进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退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18、 《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19、 《出师表》中用对比方法论述汉室兴亡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20、 《捕蛇者说》中描写凶暴的小吏来到蒋氏家乡的情形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提问者: 36975 - 魔法学徒 一级 最佳答案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8.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9.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碳贱愿天寒.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1.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1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5.亲贤臣,远小人. 1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7.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8.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9.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0.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参考资料:回忆回答者:MrSnoopy - 童生 一级 4-2 17:53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Thank you!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chi.com/zhishi/486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