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酒带粽的诗句

带酒带粽的诗句

一:

铜陵县端午日寄兄弟二首·寄季毅

作者:孔武仲

南北飘然各转蓬,佳辰无路笑言同。

铜壶县冷更微雨,白鹊楼高来远风。

粽剥雪肤明席上,酒倾玉骨映杯中。

区区羁旅无欢笑,遥想华堂屡一烘。

二:

和子渊除夜

作者:司马光

缇室重飞玉琯灰,物华全与斗杓回。

依依残腊无情别,历历新春满眼来。

强取酒卮池翠柏,懒开粽叶觅杨梅。

男儿努力平生志,肯使功名落草莱。

形容粽子的诗句

端 午(唐)文 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

端午节粽的诗句

端 午(唐)文 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 令门.端 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 律.端午老 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有关粽子的诗句

粽子每逢端午献玉身,一份真情一寸心。

可口非因香味美,身有正气誉乾坤。

菩萨蛮 宋 陈义包中香黍分边角。

彩丝剪就交绒索。

樽俎泛菖蒲。

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义重。

对景承欢宠。

何日玩山家。

葵蒿三四花。

渔家傲 宋.欧阳修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形容粽子的诗句有哪些?

好不容易找到的,古代描写粽子的句子不怎么多:1.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2.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3.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元稹《表夏十首》。

4. 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

-宋秦观失调名《端午》。

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

到了晋代,粽成为了端午节庆食物。

粽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亦传播甚远。

日本、越南以及华人聚居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地也有吃粽的习俗。

端午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竞渡诗》【唐】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浣溪沙》【宋】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五月五日》【宋】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乙卯重五诗》【宋】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阳采撷》【宋】许文通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已酉端午》【元】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七律 ? 端午》【现代】老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端午带注释的诗词

一、端午诗词有关端午的诗词甚多,这里选取一首。

《乙卯重五诗》【宋】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二、翻译和注释翻译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

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

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

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注释①乙卯:指1195年,宋宁宗庆元元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

重五:因是五月五日,故曰“重五”,即端午节。

因这天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又称“浴兰节”。

又因这天少女须佩灵符,替榴花,还称“女儿节”②棕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

古时又称角黍。

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泪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祭之。

”最早粽子是黍米蒸制而成。

到了宋朝,粽里有馅,中间夹枣、豆、杏之类。

③艾束著危悉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

据说艾叶气,熟芬芳,能通九窍,去疾病,故载于帽子上。

危冠:高冠。

这是屈原流放江南时所戴的一种帽子,屈原《涉江》一诗云:“带长铁之陆离分,冠切云之崔鬼。

”④储药:古人把五月视为恶日。

形容粽子的诗句有哪些?

好不容易找到的,古代描写粽子的句子不怎么多: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元稹《表夏十首》。

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

-宋秦观失调名《端午》。

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

到了晋代,粽成为了端午节庆食物。

粽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亦传播甚远。

日本、越南以及华人聚居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地也有吃粽的习俗。

...

有关端午节粽子的诗句有哪些

1、《竞渡歌》年代: 唐 作者: 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

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

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摧车折楫时。

2、《端午日赐衣》年代: 唐 作者: 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3、《减字木兰花 竞渡》年代: 宋 作者: 黄裳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4、《端午日》年代: 唐 作者: 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5、《端午》年代: 唐 作者: 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chi.com/zhishi/4407.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