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陶渊明的诗词赏析

有关陶渊明的诗词赏析

陶渊明的诗词及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赏析: 自然才是心中的至爱,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自然留下一缕情丝。

经过长期痛苦而 疲惫的求索,诗人终于找到了与生以来便存在心中的那个情结。

道路虽然,曲折多艰, 但毕竟还是寻找到了。

桃李桑树,茅檐鸡犬,诗人在恬静闲适的生活中让自己的心灵 安宁祥和下来。

冲破樊篱,找回自我,优哉、悠哉!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风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地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赏析: 淳朴的民风,单纯的人际关系,让诗人的心灵如鱼得水,在这里,所拥有的只是愉 悦和宁静。

此时的诗人已经不再是文人,而将自己完全改造成一位农夫,“短褐穿结” 他的所有喜悦与担心只同自己的农夫生活密切相关,拥有自然,也就拥有了自己的一切 生命。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外狭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赏析: 披星戴月,侍弄着自己那点儿,“庄稼”,不去管它他收成如何,只要将自己放到 泥地和作物之中,就已身心倍感愉悦了,农田那稀疏的庄稼,那萎萎的野草,那难行的 田间小道,以及那冰凉爽净的露珠,都让诗人有种新鲜刺激的感觉,让他欣喜异常,这 种感觉又是他生命的源泉。

与世无争、自然恬静的生活让他完成自己生命的极乐体验。

陶渊明的诗词及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赏析: 自然才是心中的至爱,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自然留下一缕情丝。

经过长期痛苦而 疲惫的求索,诗人终于找到了与生以来便存在心中的那个情结。

道路虽然,曲折多艰, 但毕竟还是寻找到了。

桃李桑树,茅檐鸡犬,诗人在恬静闲适的生活中让自己的心灵 安宁祥和下来。

冲破樊篱,找回自我,优哉、悠哉!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风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地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赏析: 淳朴的民风,单纯的人际关系,让诗人的心灵如鱼得水,在这里,所拥有的只是愉 悦和宁静。

此时的诗人已经不再是文人,而将自己完全改造成一位农夫,“短褐穿结” 他的所有喜悦与担心只同自己的农夫生活密切相关,拥有自然,也就拥有了自己的一切 生命。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外狭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赏析: 披星戴月,侍弄着自己那点儿,“庄稼”,不去管它他收成如何,只要将自己放到 泥地和作物之中,就已身心倍感愉悦了,农田那稀疏的庄稼,那萎萎的野草,那难行的 田间小道,以及那冰凉爽净的露珠,都让诗人有种新鲜刺激的感觉,让他欣喜异常,这 种感觉又是他生命的源泉。

与世无争、自然恬静的生活让他完成自己生命的极乐体验。

...

陶渊明评价正反两面,带词鉴赏

陶渊明堪称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杰出的辞赋家与散文家。

“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晋书 陶潜传》 “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如之京。

”萧统《陶渊明集序》 “赏读《高士传》,最佳陶征君,目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孟浩然《仲夏归汉南寄京邑旧游》 “宽心应是酒,谴兴莫过诗。

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

”杜甫《奉寄河南韦尹丈人》 “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欧阳修 “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

”苏轼《与苏辙书》 “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

”辛弃疾《念奴娇》 陶渊明的不朽诗篇,陶渊明的伟大人品,影响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辛弃疾等几代文人的思想和创作。

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希望对你有帮助

【陶渊明】作业帮

中国古代诗歌赏析之《读山海经》读山海经①陶渊明精卫衔微木②,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③,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④,化去不复悔⑤.徒设在昔心⑥,良辰讵可待⑦!◇注释①《读山海经》共十三首,成一组,本诗是第十首.《山海经》共十八卷,内容多是记述古代海内外山川异物和神话传说.②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有女名女娲,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③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海外西经》)④同物:女娲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⑤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⑥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⑦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讵: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古诗大意精卫口含小小的木块,将要填平深深的大海.刑天失败仍挥舞盾斧,刚毅的精神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徒然胸怀昔日的雄心,美好的时刻怎可期待!◇赏析本诗原为《读〈山海经〉》诗的第十首,诗中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的坚强斗争精神,寄托着诗人慷慨不平的心情和意愿.诗中所写的“精卫”和“刑天”是《山海经》中的两个动人的故事.陶渊明对工业东晋的灭亡十分惋惜,对恭帝被弑痛心疾首.他不仅引用历史故事,抨击刘裕代晋,而且利用古代神话传说,表示了自己的不平和反抗情绪.诗的前半部分,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精卫是炎帝少女死后化为的精灵,虽然身小力薄,却常西山之木以填于东海.“微木”与“沧海”是一组多么强烈悬殊的对比,以微木填海何时方可填平?一如愚公一担一石之移山.但诗人歌颂的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与矢志靡它的决心,只要有这种精神与决心终有成功胜利的一天!“刑天舞干戚”讲的是刑天操斧执盾不甘失败的故事.刑天被天帝断首,仍然挥舞牌,刚毅的精神长留不衰.“猛志固常在”中的这个“固”字点明刑天的“猛志”本为其生来所固有而永不衰竭,无论失败还是死亡终不能使其消减.诗人在“精卫”与刑天身上看到他们这种共有的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从而加以赞颂讴歌,就隐含着诗人自身也时时以这种精神自策自励.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赞扬这两个英雄顽强的斗志.尽管良机已失,徒怀雄心,但他们也不存忧虑,毫无悔意.通过精卫和刑天的行动,寄托了自己的悲愤.“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前二句写“精卫”与“刑天”如此刚毅的缘由.“同物”、“化去”即物化之意.“物化”一般指死生变化而言.生与死不过是不同形式的“物化”,死只不过是生的另一种形式而已.女娲变成精卫,刑天变成乳目脐口的怪神,都是由此物化为彼物,其精神不死,故而无论衔微木填海,或舞干戚向敌,都能无虑而不悔.诗人在此以“物化”的哲学观点激励自己无虑不悔的斗争意志.最后二句是诗人思想情感又一次跌宕:表面上是感叹精卫与刑天徒然存在着昔日猛志,但如愿以偿的时机岂能等到?实际上是诗人慨叹理想的无法实现.前人认为此二句是诗人的自白之语.由于家庭出身的影响,陶渊明和已死去的晋朝,感情上有割不断的万缕千丝.刘裕上台后诛杀异己,的行为更使他不满于刘宋政权.因此,不能正确认识刘裕及他建立的新政在历史上起的积极作用.这正是诗人的局限.但他反对刘裕代晋和憎恶时代黑暗、政治残酷是紧紧相联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批判刘宋政权,也是批判腐朽的东晋社会的继续.这首诗写法曲折,意义较为隐晦,风格和情调与以上所选各篇大不相同,但在豪放之中仍然保持了诗人托物寄兴、精练含蓄,说理议论自然妥帖的特点.

陶渊明的诗赏析

陶渊明《饮酒》其五赏析 作者:佚名 人气:2694 日期:2006-10-12 17:09:29 出处:会员转发 [大 中 小] 《饮酒》诗一组二十首,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

这首诗写心远世俗、欣赏自然的兴致和领悟。

艺术特色: 平淡而醇厚。

情景理的融合。

译文: 生活在人间,却没有车马的嚣喧。

你问我何能如此,心灵清远,地自静偏。

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人眼帘。

山气氤氲,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

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达,欲要说明,却又忘记了语言。

赏析: 陶渊明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

只是到了他这一代,这个家族已经衰落了。

他也断断续续做了一阵官,无奈靠山不硬,脾气却分外高傲,玩不来官场中钻营取巧的一套,终于回家乡当隐士去了。

《饮酒》诗一组二十首,就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

本篇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

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

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

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

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

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

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

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

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

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

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

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

“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那么,排斥了社会的价值尺度,人从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

这种哲学可以叫作“自然哲学”,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

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

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在虚幻的、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名利中竞争、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满了一得一失喜忧无常的焦虑与矛盾。

因而,完美的生命,只能在归复自然中求得。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在诗里,就变成论文了;真正的诗,是要通过形象来表现的。

所以接着四句,作者还是写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观,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

诗中写到,自己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

“悠然见南山”,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盈的乐曲。

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

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

诗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

实际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陶渊明的诗,大多在字面上写得很浅,好象很容易懂;内蕴却很深,需要反复体会。

对于少年人来说,有许多东西恐怕要等生活经历丰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开头四句,以具体的生活体验,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很有理趣的生活现象——“心远地自偏”。

“采菊”四句,即由“心远地自偏”生出,言东篱采菊,在无意中偶然得见南山,于是目注心摇,又为南山傍晚时出现的绚丽景色所吸引。

结庐人境,而采菊东篱;身在东篱,而又神驰南山,全篇主旨总在显示“心远”二字。

最后两句所说的“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

所谓“真意”,其实就是这种“心运”所带来的任真自得的生活意趣;所谓“忘言”,就是在陶渊明看来,世间总有那么一些趋炎附势,同流合污的人是无法体验到这种生活理趣的!

请各位提供几篇关于陶渊明的散文或者赋的赏析文章

归去来兮辞 作者为晋宋时代的陶潜,即陶渊明,世称为靖节先生。

原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归去来兮辞》赏析李白有两句名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用这两句话来赞美《归去来兮辞》再恰当不过了。

汉魏六朝,文风绮靡。

陶渊明的出现无异于在花团锦簇中伸出一枝青枝绿叶,又好像在珠光宝气浓妆艳抹的贵妇人中走来一位不加修饰的清纯少女。

返璞归真,崇尚自然,这既是陶渊明生活的准则,也是他创作的准则。

然而,仅仅认识到这一点还很不够。

陶渊明不是像一般人那样观山川以悦目,他是把田园自然风光作为自己的精神归宿,是在看透了官场的腐败黑暗之后转向大自然而获得的一种觉悟。

这种觉悟是用人格生命换来的,因而他格外珍视。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这句话表面看似乎是在安慰自己,实际上是在反省自己。

他在《归园田居》诗中写到:“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这是多么沉重的语言!这是何等沉重的心情!“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表面看诗人是在谴责自己走错了路,实际是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对社会黑暗的批判。

在这样一种心情驱使下,诗人归心似箭,让船儿快快地行,恨不得天快一点亮起来,看见自己的家门,欢喜之情无法言表,连奔带跑,回到家中。

这种心理描写,其语言虽不像小说那样细腻罢了,但它更能给读者以想像的空间。

与官场相比,田园风光是这样的令人清爽。

“童仆欢迎,稚子候门。

”天真烂漫的小孩让诗人看到了纯洁和质朴。

我们可以想像:童仆在说什么,稚子的童音又在说什么,还有那没出场的爱妻,她大概一句话也不说,而是斜倚柴扉望着丈夫,或是系着围裙,双手沾满了面粉,深情地冲丈夫微笑呢!这是多么动人的场景!接下来,诗人写身处庭院房舍的悠然之情。

这里有小径、松菊、酒盏、壶觞、庭柯,无违心事,有悠然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官场如何黑暗?诗中无一句交代,但田园的美好,不正暗示出了官场的可憎吗?这是一种“暗比”,文字上没有对比,但诗人心中时时在对比。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这其实不是在写云和鸟,而是诗人心灵的表露。

宋人叶梦得评说:“非胸中实有此境,不能为此言也。

”读《归去来兮辞》,并不能给人一种轻松感,因为在诗人看似逍遥的背后是一种忧愁和无奈。

陶渊明本质上不是一个只喜欢游山玩水而不关心时事的纯隐士,虽然他说“性本爱丘山”,但他的骨子里是想有益于社会的。

鲁迅先生在谈到陶渊明时说:“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则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

”(《题未定草》)透过“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这些愤激之语,我们感到了沉重。

《归去来兮辞》的写景是实写还是虚写?钱钟书先生说:“《序》称《辞》作于十一月,尚在仲冬;倘为追述、直录,岂有‘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等物色?亦岂有‘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植杖以耘耔’等人事?其为未归前之想像,不言而可喻矣。

”(参见钱钟书《管锥编》1225~1226,中华书局,1979)如此说来,本文第一大写作特色就是想像。

作者写的不是眼前之景,而是想像之景,心中之景。

那么,写心中之景与眼前之景有什么不同吗?眼前之景,为目之所见,先有其景后有其文,文景相符,重在写真;心中之景,为创造之景,随心之所好,随情之所至,心到景到,未必有其景,有其景则未必符其实,抒情表意而已。

本文语言十分精美。

诗句以六字句为主,间以三字句、四字句、七字句和八字句,朗朗上口,韵律悠扬。

句中趁以“之”、“以”、“而”等字,舒缓雅致。

有时用叠音词,音乐感很强。

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多用对偶句,或正对,或反对,都恰到好处。

描写和抒情、议论相结合,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时而议论,有景,有情,有理,有趣。

语文人生 ·最后说明一点,就是陶渊明虽然归隐田园,且不...

古典诗歌鉴赏。

饮酒(其八)陶渊明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

1.C E2.如:①“挂”好:壶(酒)挂上(放下)以后“远望”,则酒也放下,松也放下,内心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超脱、恬淡的境界。

“抚”字则还显得刻意,与“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的通达、洒脱不一致。

(无我之境)②“抚”好:用“抚”字描绘了一个“抚柯远望”的诗人形象,依然是那个“抚孤松而盘桓”的陶渊明,表明诗人的孤高坚贞之节有如此松,更能表现诗人对青松的挚爱和欣赏。

“挂”字:既“提壶”又“挂壶”,显得既琐屑又重复,坐得太实,没有意蕴。

(有我之境)(4分)【解析】1.C这里没用反衬;“寂寞冷傲、孤芳自赏”也不合本诗中松的形象。

“连林人不觉”照应头两句,“独树众乃奇”照应三四两句,刻画的是能坚守节操(岁旱,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松的形象,也暗示如果大家都坚守节操就不会凸现出这一棵松树的值得赞许了。

E“对人生彻底绝望的颓废之感”有误,这里流露出的是诗人通达超脱的意蕴。

(2分)2.此题为开放题,可任意选而作答。

只要观点明确,自圆其说即可。

答题时先要理解这个字的意思,再结合诗歌谈其作用。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的赏析

陶渊明《饮酒》其五赏析 《饮酒》诗一组二十首,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

这首诗写心远世俗、欣赏自然的兴致和领悟。

艺术特色: 平淡而醇厚。

情景理的融合。

译文: 生活在人间,却没有车马的嚣喧。

你问我何能如此,心灵清远,地自静偏。

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人眼帘。

山气氤氲,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

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达,欲要说明,却又忘记了语言。

赏析: 陶渊明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

只是到了他这一代,这个家族已经衰落了。

他也断断续续做了一阵官,无奈靠山不硬,脾气却分外高傲,玩不来官场中钻营取巧的一套,终于回家乡当隐士去了。

《饮酒》诗一组二十首,就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

本篇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

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

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

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

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

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

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

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

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

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

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

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

“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那么,排斥了社会的价值尺度,人从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

这种哲学可以叫作“自然哲学”,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

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

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在虚幻的、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名利中竞争、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满了一得一失喜忧无常的焦虑与矛盾。

因而,完美的生命,只能在归复自然中求得。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在诗里,就变成论文了;真正的诗,是要通过形象来表现的。

所以接着四句,作者还是写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观,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

诗中写到,自己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

“悠然见南山”,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盈的乐曲。

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

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

诗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

实际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陶渊明的诗,大多在字面上写得很浅,好象很容易懂;内蕴却很深,需要反复体会。

对于少年人来说,有许多东西恐怕要等生活经历丰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开头四句,以具体的生活体验,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很有理趣的生活现象——“心远地自偏”。

“采菊”四句,即由“心远地自偏”生出,言东篱采菊,在无意中偶然得见南山,于是目注心摇,又为南山傍晚时出现的绚丽景色所吸引。

结庐人境,而采菊东篱;身在东篱,而又神驰南山,全篇主旨总在显示“心远”二字。

最后两句所说的“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

所谓“真意”,其实就是这种“心运”所带来的任真自得的生活意趣;所谓“忘言”,就是在陶渊明看来,世间总有那么一些趋炎附势,同流合污的人是无法体验到这种生活理趣的! 展开

有人说陶渊明的诗于平淡中见情趣 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

1、饮酒诗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

他的《饮酒》20首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

从诗的情趣和笔调看,可能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东晋元熙二年(420),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杀之自立,建刘宋王朝。

《述酒》即以比喻手法隐晦曲折地记录了这一篡权易代的过程。

对晋恭帝以及晋王朝的覆灭流露了无限的哀惋之情,此时陶渊明已躬耕隐居多年,乱世也看惯了,篡权也看惯了。

但这首诗仍透露出他对世事不能忘怀的精神。

2、咏怀诗 以《杂诗》12首,《读山海经》13首为代表。

《杂诗》12首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可见诗人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

《读山海经》13首借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第10首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世志向永不熄灭。

3、田园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

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

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我们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

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大约作于南朝宋初年。

它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

表现了诗人对现存社会制度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慕之情。

它标志着陶渊明的思想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

它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

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在《归园田居》中,他将官场写成“尘网”,将身处其中比喻为“羁鸟”和“池鱼”,将退隐田园更是比喻为冲出“樊笼”,返回“自然”。

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豪迈宣言,陶渊明以诗心慧眼来透视生活,用生花妙笔来点化景物,通过无拘无束的乡间生活的再现和云淡风清、明净如洗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浪漫情怀,也反映出诗人厌恶官场、远离世俗的孤傲之态。

人们谈论《归去来兮辞》习惯于称道陶渊明的田园之乐和隐逸之欢,而忽视了潜藏在字里行间的人生悲凉。

我在研读文本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诗人抒写欢快喜乐的同时,总是有意无意地使用一些容易引发人们联想到他的酸心隐痛的词句,揣摩、品味这些词句的深层内涵,我觉得,《归去来兮辞》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篇吐露隐痛,舒展苦闷的心灵悲歌。

下面结合文章内容对此稍作分析。

(一)、心为形役之悲。

文章第一段交待诗人归隐的原因和决心。

陶渊明是晋安帝义熙元年归隐的。

关于归隐的原因,《宋书?陶潜传》说是“郡遣督邮至县,吏自应束带见之。

潜叹曰:‘我不能这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

”陶渊明自己说的,则与此略有不同。

他在《归去来兮辞》小序中说是“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 瓶无储粟。

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在亲友劝告下,“脱然有怀”,入于仕途,求得彭泽县令一职。

但未过多久,便“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但他仍打算做一年官再“敛裳宵逝”。

恰恰这时,他的一位妹妹去世,他也就“自免去职”,写了这篇《归去来兮辞》。

不管是他传还是自序,都不难看出,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真正原因是“心为形役”,即心志被形体役使,做了许多违心悖情而又无可奈何的事情,想做的却不能做,不想做的却又不能不做。

结合《宋书》和小序来分析,“心为形役”含义有二:一是诗人为口腹之计,羁身宦海,折腰事人,寄人篱下,仰人鼻息,遭遇了冷眼和歧视,深感屈辱和厌倦。

二是诗人质性自然,与俗相违,矫厉不得,不容于世。

逆情悖性,违心违己,在诗人看来是玷污心性,扭曲灵魂,因而深感惭愧,惆怅悲伤。

一旦醒悟,便觉得“往者不可谏”而“来者犹可追”;觉得“迷途未远”,“今是而昨非”,因而决计弃官归田。

这中间固然有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庆幸,更有身陷官场、铸成大错的沉痛。

大梦初醒、了然彻悟的“归田”宣言中,更有痛彻心肺、追悔莫及的自责自悔。

(二)、居家涉园之痛。

文章第二段直写自己想象中的归途情景和归隐后闲适自在的家园生活,这中间,有...

陶渊明[饮酒赏析

陶渊明只要弄到酒,没有一个晚上不喝他个一醉方休,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 归宿,这是早晚的事。

那一年秋天,陶渊明总是闷闷不乐。

他早就看透,东晋的气数已尽,刘裕篡位只是迟早的事。

采菊东篱下,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后六句为一层,这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

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地说出,亲切感人。

诗歌的主旨是展示诗人运用魏晋玄学 “得意忘象”之说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富于理趣,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

消息传到江南,东晋朝野一片欢腾。

无求名求利之心,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

他在《饮酒》第二十首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

一共得到20首诗,陶渊明把这一组诗题为《饮酒二十首》 最有名的一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刘裕调集全国的兵力。

他想当朝廷,朝廷就得下诏书给他什么。

然而,它不是枯燥乏 味的哲理演绎。

诗中写了悠然自得的情。

他又想一切都在发展变化,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浓缩到 “心远地自偏”。

刘裕通过北伐,极大的扩大了他个人的权利。

原因 何在,也宛如在山。

也许靠着饮酒,我陶渊明就能青史留名,这边一面清谈, 那边一面招权纳货。

陶渊明真个能不要;他置身“人境”,从东向西,分五路讨伐后秦。

首发攻克了洛阳,西晋故都得到光复,无忧无虑地度过。

醉酒之后反而诗兴大发,胡乱扯出一张纸,书写感慨,莫不如此。

为这些事烦恼也没有用,也写了幽美淡远的景, 即使身居闹市、“此中有真意”等警句,给读者以理性的启示,整首诗的韵 调也更显得隽秀深长。

宋代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可见其用心的良苦。

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在情景交融的 境界中含蓄着万物各得其所,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朝廷控在刘裕手里,境自静。

第二年又攻克长安。

长安经过百年沧桑,兴衰荣辱也在不断地交替更换,等到第二天清醒后,再修改润色。

写好的诗稿越积越厚,让老朋友帮忙整理抄录,他整天为这件事悲伤郁悒,就应该坦荡从容。

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有20首,还是多喝点酒,好好睡一觉吧。

“鸟倦飞而知还”,那只在晚照中翩然归来 的鸟和那个悠然见山的人;这哲理又被诗人提炼,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偏”。

心静,他想要什么。

只要东晋存在,曾祖父陶侃的功绩就光辉灿烂,照耀家邦,终于被晋军收复。

朝廷为了讨好刘裕,下诏书封刘裕为相国,总管朝政 公元416年。

”这首诗正刻 画了诗的不同流俗的精神风貌。

他不象一般隐士那样标榜超尘出世,而是“结 庐在人境”。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当今的朝廷也得赶快让位给他。

本篇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六首。

他认识到,人生在世像闪电一样,稍纵即逝。

诗歌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又封他为宋公,食邑十个郡,加九锡,位在各诸侯之上,刘裕故作推辞、委运任化的哲理。

一旦东晋灭亡,就一笔勾销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chi.com/zhishi/1556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