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樵採的诗词

有关樵採的诗词

关于樵夫的诗词有哪些?

1、《渔歌子 樵夫四首》(元) 周巽展开全部春山漠漠淡烟横。

阴壑丁丁伐木声。

啼鸟静,落花轻。

看棋松下暮云。

2、《樵夫》(宋) 萧德藻一担干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

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

3、《樵夫》(宋)陆游酸涩涧边果,青红岩际花。

贪随狙狖去,风雨未还家。

4、《樵夫行》(宋)徐侨晨征已输行者早,纷来敛避樵夫道。

樵夫辛苦刈樵归,昏莫结束更起炊。

夜半出门星月暗,崎岖露草寒濡衣。

入市博得升合粮,归来分与妻儿尝。

依前剥剥上山去,不住朝朝莫莫忙。

樵夫樵夫休懊恼,世路艰难勤亦好。

蝗虫四起米价高,怜汝饥劳我未饱。

我苦闲愁雪满颠,烹葵煮藜过年年。

5、《樵夫词》(清)朱景素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

有关“采茶”的诗句有哪些?

有关“采茶”的诗句有: 1、云暖采茶来岭北唐杜牧 《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2、采茶非采菉唐皇甫冉 《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3、采茶时节宋刘克庄 《忆秦娥·游人绝》4、春山携妓采茶时唐刘禹锡 《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5、采茶寻远涧唐张籍 《寄友人》6、采茶溪路好唐姚合 《寄杨工部,闻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7、采茶溪树绿唐温庭筠 《赠隐者》8、云岛采茶常失路唐方干 《初归镜中寄陈端公》9、采茶饮之生羽翼唐皎然 《饮茶歌送郑容》10、山僧又是采茶时唐皎然 《顾渚行寄裴方舟》11、前日采茶我不喜清乾隆 《观采茶作歌》12、率缘供览官经理;今日采茶我爱观清乾隆 《观采茶作歌》13、无事回避出采茶清乾隆 《观采茶作歌》14、竹间行复采茶时宋苏轼 《徐君猷挽词》15、采茶歌里春光老宋陆游 《初夏喜事》16、秋深始采茶宋陆游 《幽事绝句》17、小儿提筐来采茶宋艾性夫 《田家词》18、采茶惊雉鹧宋蔡交 《洋州》19、采桑已闲当采茶宋范成大 《夔州竹枝歌九首》20、采茶斸药呼邻翁宋方回 《次前韵将归隐黄山》21、采茶洗菜踏溪云宋方回 《虽然吟五首》22、人渐采茶登陇阜宋李曾伯 《午行即事》23、就树采茶烹宋李宗谔 《咏华林书院》24、谬作采茶官宋梅尧臣《春阴》25、正值采茶时宋梅尧臣 《送江学士睦州通判》26、今年太守采茶来宋梅尧臣 《依韵和刘原甫舍人杨州五题其一时会堂二首》27、采茶机对机宋释可湘 《偈颂一百零九首》28、采茶寻远涧宋释绍嵩 《山居即事》29、采茶莫掣叶宋宋自逊 《莲》30、空山人采茶宋王西涧 《句》31、红裙半采茶宋仙村人 《春日田园杂兴》32、采茶武夷溪宋熊禾 《茶荔谣》33、绿萝林里采茶去宋朱真静 《入山采药遇异人》34、人自采茶忙明蔡羽 《与陆无蹇宿资庆寺》35、唱歌采茶山上去明沈周 《西山有虎行》36、僻坞春风唱采茶明汤显祖 《即事寄孙世行吕玉绳二首》37、借问采茶女明汤显祖 《雁山迷路》38、香风正采茶明吴鼎芳 《寄赵凡夫》39、冬种蔓菁春采茶明杨慎 《竹枝词(九首)》茶与诗词--元、明、清茶叶诗词作者:钱时霖 来源:《中国茶经》元、明、清各个时期,除了有茶诗、茶词之外,还增加一个新品种,即以茶为题材的曲,尤其是元曲,最为盛行。

(1)元代这个朝代时期不是太长,而且崇尚武功,“只识弯弓射大雕”。

所以比之唐宋,咏茶的诗词人要少得多。

元代的咏茶诗人有耶律楚材、虞集、洪希文、谢宗可、刘秉忠、张翥、袁桷、黄庚、萨都剌、倪瓒、李谦亨、马臻、李德载、仇远、李俊民、郭麟孙等。

①元代的茶叶诗词体裁 有古诗、律诗、绝句。

并出现一个新品种:元曲。

古诗 如袁桷的《煮茶图并序》、洪希文的《煮土茶歌》。

律诗 如耶律楚材的《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这首律诗的七首诗,都用了茶、车、芽、赊、霞的几个韵写成,别有风味:第一首:“积年不啜建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

碧玉瓯中思雪浪,黄金碾畔忆雷芽。

卢仝七碗诗难得,谂老三瓯梦亦赊。

敢乞君侯分数饼,暂教清兴绕烟霞。

”第七首:“啜罢江南一碗茶,枯肠历历走雷车。

黄金小碾飞琼雪,碧玉深瓯点雪芽。

笔阵陈兵诗思勇,睡魔卷甲梦魂赊。

精神爽逸无余事,卧看残阳补断霞。

”绝句 有马臻的《竹窗》、虞集的《题苏东坡墨迹》等。

元曲 元代盛行元曲,因此茶也就进入了这个领域,如李德载的《喜春来,赠茶肆》小令十首,节录如下:一、茶烟一缕轻轻扬,搅动兰膏四座香,烹煎妙手胜维扬。

非是谎,下马试来尝。

七、兔毫盏内新尝罢,留得余香满齿牙,一瓶雪水最清佳。

风韵煞,到底属陶家。

十、金芽嫩采枝头露,雪乳香浮塞上酥,我家奇品世间无。

君听取,声价彻皇都。

②元代茶叶诗词题材 亦有名茶、煎茶、饮茶、名泉、茶具、采茶、茶功等。

名茶诗 有虞集的《游龙井》诗。

这首诗把龙井与茶连在一起,被认为是龙井茶的最早记录。

“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

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

坐我薝葡中,余香不闻嗅。

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群岫。

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

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嗽。

”诗中提到该茶为雨前茶(不取谷雨后),香味强烈(如薝葡,即栀子花那样的香气)。

龙井泉水也很清美,你瞧!青翠的群山映照在瓢水中(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群岫)。

此外,有刘秉忠的《尝云芝茶》诗,李俊民的《新样团茶》诗等。

煎茶诗 有仇远的《宿集庆寺》诗:“旋烹紫笋犹含箨”。

谢宗可的《雪煎茶》诗:“夜扫寒英煮绿尘”。

饮茶诗 有吴激的《偶成》诗:“蟹汤负盏斗旗枪”。

名泉诗 有郭麟孙的《游虎丘》诗:“试茗汲憨井”。

茶具诗 有谢宗可的《茶筅》诗。

采茶诗 仇远诗:“自摘青茶未展旗”茶功诗 耶律楚材诗:“顿觉衰叟诗魂爽,便觉红尘客梦赊”。

(2)明代明代初期,社会经济曾有过一个比较繁荣的局面,但在茶叶诗词的发展上,明代未能达到唐、宋的高度。

写过茶诗的诗人,主要的有谢应芳、陈继儒、徐渭、文徵明、于若瀛、黄宗羲、陆容、高启、袁宏道、徐祯卿、徐贲、唐寅等。

①茶叶诗词体裁 不外乎古诗、律诗、绝句、竹枝词、宫词和茶词等。

古诗 陈继儒有《试茶》四言古诗一首:绮阴攒盖,灵草试奇。

竹炉幽讨,松...

有关咏竹的诗句有哪些?

题宋好古墨竹我忆东曹粉署郎,琅玕写就拂云长。

只疑散步云林曲,独听秋声待晚凉。

题赵子昂竹石丛篁偏听映寒云,古石犹疑碧藓痕。

曾是碧澜堂上月,独临苕水照王孙。

竹坡诗五云坊下暮烟斜,夹道疏槐照碧波。

却忆江南风景好,修修纤竹翠连坡。

陈谟.明(1350-1390)。

一德,心吾。

江西泰和人。

萧氏公孙竹图孝竹参差写,光辉八叶萧。

岩岩商皓节,楚楚阮郎标。

挂壁红芳映,迎风彩凤飘。

五君来往熟,得醉不烦招。

次王竹逸韵闲听爆竹知新岁,坐对瓶花亿舞筵。

隔屋马蹄归醉客,中宵环佩起群仙。

道存竹简韦编里,诗在茶瓯雪乳边。

送故迎新君莫笑,旅中别自一壶天。

题孙竹图金华仙客此幽寻,为爱潇湘云气深。

醉骑白石还山去,一个苍龙伴独吟。

题画竹一径清风两玉人,画图疑在谓川滨。

石根细长濂溪草,寒翠满庭长是春。

题曾秋月提点寿竹图羽葆霓旌翳石根,蓬莱云气伴朝昏。

仙人细酌长生酒,闲看苍龙子又孙。

题竹赠石城主簿倪仲威越王台下送飞湟,折赠琅玕百尺长。

归到石城官舍冷,月明四壁动龙光。

詹同.明(1305-?)。

江西婺源人。

题李息斋墨竹洞雨山风老此君,满轩翠玉许平分。

道人拟撰瑶台曲,裁作鸾箫吹潮声。

可怜风叶无人听,尽上山窗扫月明。

题吕宗望钩勒墨竹谁学黄荃写此君,不挥楚雨洒湘云。

一竿老铁相盘屈,尽是千年篆籀文。

送李竹友远闻竹友住三江,杏满幽林雨满窗。

昨夜玉楼春雨里,与君焊醉酒盈缸。

索王贵德写竹数尺湘缣如白雪,携寻公子写琅玕。

只愁笔底秋风直,华发萧萧不耐寒。

寄灵竹寺岩上人苔生石瓦杂青红,封藓残埤老焚宫。

塔下禅僧方入定,只教铃语答秋风。

题程玉泉竹我欲得此一竿三十尺,钓向碣石海水渍。

不然截作黄钟九寸管,东上泰山吹白云。

空山昨夜飞霹雳,蛟龙尽随江水出。

暂将头角化筼筜,影落吴笺二三尺。

杨家堂上雪色壁,挂之转觉如金石。

海边拾得青珊瑚,篆籀奇文见遗迹。

太阴苍茫何杳冥,画师运意嗟神极。

题程玉泉竹万玉林中玉笋斑,清风冷冷吹碧环。

白雨西来翠衣湿,潇湘水深云满山。

昔日辋川王摩诘,后来吴兴赵子昂。

古今名笔两奇绝,玉泉欲与争辉光。

安得置我竹林下,手把丹书卧石床。

石床寒竹阴寂寂,修竹长梢净如拭。

更待绿实圆如珠,凤凰白昼飞来食。

然后杀轻作简编,相与题诗寄口忆。

为医士李元祯题竹友卷潇湘之上多竹林,千个万个如玉金。

赤日行空大火烈,十里五里皆清阴。

我昔潇湘为竹侣,萧然六月不知署。

云气有时如凤凰,秋声夜半作风雨。

爱竹成病不可医,世间可数医者谁。

人言独有李竹友,与竹交久能医之。

朝行竹林中,夕坐竹林下,史鱼之直伯夷清。

此心欲与竹俱化。

为医士李元祯题竹友卷月用倚竹读医经,满林飞出笙箫声。

石床晒药翻绛雪,丹炉移火蒸黄精。

乞我水苍佩,借我绿玉杖,何必潇湘远相访,往寻竹友应无恙。

酬之不种杏数株,题诗刻遍琅 上。

涂斯皇.清.宜振。

江西新城人。

听竹阉修篁摇翠影,小筑回清幽。

虫语团庭绿,蝉声带水秋。

寒云依石涧,独树表荒邱。

坐卧欲忘返,萧然何所求。

方志敏.现(1910-1935).江西弋阳人。

颂竹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爱竹.为农家写的对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咏竹诗(五) 中国被西方学者视为“东方竹子文明”的故乡;中华竹文化确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中国是诗的国度,咏物诗—咏竹诗更是独具特色,源远流长;诗与竹的精美结合,尤是中华竹文化的灿烂篇章。

历代咏竹诗既多且雅,仅恭录百家咏竹佳作,勒石立碑,与爱竹者共享。

范公丛竹歌并序 岑参 职方郎中兼侍御史范公,乃于陕西使院内种竹, 新制丛竹诗以至见示,美范公之清雅操,遂为歌以和之。

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庭内。

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

盛暑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乾。

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

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

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

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

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裴迪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

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

慈姥竹 李白 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

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 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竹径 李得裕 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余。

檀栾被层阜,萧瑟映清渠。

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

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新栽竹 白居易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

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见此激上色,忆...

有关竹子的诗句+古诗

展开全部 1、《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2、《书舍竹》 宋·蔡确 窗前翠竹三竿,萧洒风吹满院寒。

常在眼前君莫厌,化成龙去见应难。

3、《员当谷》 宋·苏辙 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

盈谷万万竿,何曾一竿曲。

4、《和师厚栽竹》 宋·黄庭坚 大隐在城市,此君真友生。

根行辰日斫,笋要上番成。

龙化葛陂去,风吹阿阁鸣。

草荒三径断,岁晚见交情。

5、《新竹》 宋·惠洪 琅干数本倚墙阴,新笋均条忽作林。

昨日小轩添得境,却烦佳月碎筛金。

6、《种竹子题爱心亭》 宋·范成大 洒扫宣华舍此君,烟中月下绿生尘。

他年上叶清风满,莫忘今年借宅人 7、《新竹》 宋·朱熹 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

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8、《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 宋·陆游 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

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

溪光竹色两相宜,行到溪桥竹更奇。

对此莫论无肉瘦,闭门可忍十年饥。

9、《新竹》 宋·杨万里 青士何年入大荒,羽仪禁者立如墙。

锦绷半脱娟娟玉,粉节新涂拂拂霜。

带雨小酣三日后,出墙忽喜一梢长。

今年秋闰防多署,剩借先生格外凉。

10、《移竹》 宋·辛弃疾 每因种树悲年事,待看成阴是几时。

眼见子孙孙又子,不如栽竹绕园池。

11、《种竹》 宋·刘克庄 借居未定先栽竹,为爱疏声与薄阴。

一日暂无能鄙吝,数竿虽少亦萧森。

窗间对了添诗料,郭外移来费俸金。

自笑明年何处在,虚檐风至且披襟。

12、《龚平甫森玉轩》 元·孟宗献 古人借宅亦种竹,大似饕奇心未足。

高斋闻有万琅干,坐对怀山饮秋绿。

官闲胜日无一事,樽酒不空仍有肉。

他时剥啄叩君门,高枕矮床容我宿。

13、《义师院丛竹》 金·郭长倩 南轩移自处西坛,瘦玉亭亭十数竿。

得法未应输老柏,植根兼得近幽兰。

虽无农艳包春色,自许贞心老岁寒。

百草千花零落尽,请君来向此中看。

14、《题崞县郝子玉此君轩》 现代·毛瑞卿 桂林名姓一枝新,万竹青青德有邻。

渭上风烟分别派,山阳诗酒属闲人。

心期已到冰霜窟,眼界不知花柳尘。

萱背从今看辉映,嫩香新粉四时春。

15、《高竹临水上》 元·虞集 高竹临水上,幽花在崖阴。

以彼贞女姿,当此君子心。

春阳不自媚,久露忽已深。

湘妃昔鼓瑟,怅望苍悟岑。

16、《寒竹篇》 元·傅若金 寒竹依涧阿,石生何磊磊。

滋息因厚地,生成籍元宰, 春阳散华景,枝叶被光彩。

及兹芳岁阑,使我忧心每。

遽悲凛节变,但恐惊尘免。

寒奥既宜异,迟暮复焉悔。

淇园荫未息,解谷音忧在。

君子夙相好,深怀邈云海。

竹性谅糜迁,人心惧中改。

愿言卒封植,勿使伤樵采。

17、《徐竹隐》 元·王冕 过江修竹静郊居,门外阴阴千亩余。

直节不移高士操,息交那与俗人书? 卧听翠雨飞瓴,笑清风过绮疏。

却扫红尘喧境寂,岁寒分席待樵渔。

18、《题筠轩友人诗卷》 元·曹文晦 有竹无人负孤竹,有人无竹令人俗。

二者如何可得兼,惟有君家青意足。

君家竹围青玉城,君家有人冰雪清。

幅巾相对弄明月,是人是竹俱忘形。

东邻种桑富纨绮,西邻种花蜂蝶聚。

岂无红袖引壶觞,那得诗人叩门户。

诗人爱竹如爱宾,娟娟秀色诗争新。

君当开径扫白云,相逢不是尘埃人。

19、《野竹》 元·吴镇 野竹野竹绝可爱,汁液扶疏有真态。

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

虚心抱节山之阿,清风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20、《范公丛竹歌并序》 唐·岑参 职方郎中兼侍御史范公,乃于陕西使院内种竹, 新制丛竹诗以至见示,美范公之清雅操,遂为歌以和之。

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庭内。

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

盛暑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乾。

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

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

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

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

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21、《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2、《竹里馆》 唐·裴迪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

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

23、《慈姥竹》 唐·李白 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

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24、《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25、《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唐·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26、《新竹》 唐·元稹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27、《新栽竹》 唐·白居易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

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

关于赞美青松的诗句

声声慢(梅)【赵佶】 欺寒冲暖,占早争春,江梅已破南枝。

向晚阴凝,偏宜映月临池。

天然莹肌秀骨,笑等闲、桃李芳菲。

劳梦想,似玉人羞懒,弄粉妆迟。

长记行歌声断,犹堪恨,无情塞管频吹。

寄远丁宁,折赠陇首相思。

前村夜来雪里,殢东君、须索饶伊。

烂漫也,算百花、犹自未知。

点绛唇(梅)【朱翌】 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亚。

雪花飞下。

浑似江南画。

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

归来也。

西风平野。

一点香随马。

菩萨蛮(腊梅)【韩元吉】 江南雪里花如玉。

风流越样新装束。

恰恰缕金裳。

浓熏百和香。

分明篱菊艳。

却作妆梅面。

无处奈君何。

一枝春更多。

卜算子(咏梅)【朱淑真】 竹里一枝斜,映带林逾静。

雨后清奇画不成,浅水横疏影。

吹彻小单于,心事思重省。

拂拂风前度暗香,月色侵花冷。

菩萨蛮(咏梅)【朱淑真】 湿云不渡溪桥冷。

娥寒初破东风影。

溪下水声长。

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

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好事近(蜡梅)【赵彦端】 一种岁前春,谁辨额黄腮白。

风意只吟群木,与此花修别。

此花佳处似佳人,高情带诗格。

君与岁寒相许,有芳心难结。

醉蓬莱(梅)【赵彦端】 向蓬莱云渺。

姑射山深,有春长好。

香满枝南,笑人间惊早。

试问寒柯,镂冰裁玉,费化工多少。

东合诗成,西湖梦觉,几番清晓。

好是罗帏,麝温屏暖,却恨烟村,雨愁风恼。

一一清芬,为东君倾倒。

待得明年,翠阴青子,荫凤皇池沼。

更把阳和,从头付与,繁花芳草。

汉宫春(梅)【曹冠】 一品天香。

似蕊真仙质,宫额新妆。

先春为传信息,压尽群芳。

化工著意,赋阳和、欺雪凌霜。

应自负,孤标介洁,岁寒独友松篁。

因念广平曾赋,爱浮香胧月,疏影横窗。

真堪玉堂对赏,琼苑依光。

江城塞管,任龙吟、吹彻何妨。

君看取,和羹事在,收功不负东皇。

清平乐(梅影)【王质】 从来清瘦。

更被春僝僽。

瘦得花身无可有。

莫放隔帘风透。

一枝相映孤灯。

灯明不似花明。

细看横斜影下,如闻溪水泠泠。

生查子(见梅花)【王质】 见汝小溪湾,修竹连疏影。

林杪动风声,惊下毵毵粉。

见汝大江郊,高浪摇枯本。

飞雪密封枝,直到斜阳醒。

卜算子(梅)【沈端节】 冷蕊伴疏枝,一笑何时共。

江北江南雨处愁,忍看花影动。

旅泊怕逢春,卜睡都无梦。

岁暮何郎未得归,手捻频呵冻。

水调歌头(咏梅)【李处全】 微雨眼明处,春信著南枝。

百花头上消息,为我赴襟期。

松下凌霜古干,竹外横窗疏影,同是岁寒姿。

唤取我曹赏,莫使俗流知。

对风前,看雪后,总相宜。

碧天如洗,何许羌笛月边吹。

一段出群标格,合得水仙兄事,千古豫章诗。

鼎鼐付佳实,终待麦秋时。

念奴娇(梅)【赵长卿】 小春时候,见早梅吐玉,裁琼妆白。

点点枝头光照眼,恼损柔肠情客。

暗里芳心,出群标致,经岁成疏隔。

如今风韵,何人依旧冰雪。

冷艳潇洒天然,香姿肯易许,游蜂狂蝶。

夜半黄昏担带了,多少清风明月。

宋玉虽悲,元超虽恨,见了千愁歇。

东君还许,有情取次攀折。

鹧鸪天(梅)【王炎】 淡淡疏疏不惹尘。

暗香一点静中闻。

人间怪有晴时雪,天上偷回腊里春。

疑浅笑,又轻颦。

虽然无语意相亲。

老来尚可花边饮,惆怅相携失玉人。

生查子(重叶梅)【辛弃疾】 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

霜月定相知,先识春风面。

主人情意深,不管江妃怨。

折我最繁枝,还许冰壶荐。

鹧鸪天(雪梅)【陈三聘】 翦碎霜绡巧作团。

玉纤特地破朝寒。

疏花好向钗横见,瘦影难敲月堕看。

将旧恨,入眉弯。

不须多样楼金幡。

当时千点东风泪,怪见妆成粉未干。

菩萨蛮(鸳鸯梅)【张□】 前生曾是风流侣。

返魂却向南枝住。

疏影卧晴溪。

恰如沙暖时。

绿窗娇插鬓。

依约犹交颈。

微笑语还羞。

愿郎同白头。

好事近(红梅)【韩淲】 春色入芳梢,点缀万枝红玉。

莫道怕愁贪睡,倚新妆如束。

纷纷桃李太妖娆,相对夜阑烛。

记取疏花横处,有暗香飘馥。

菩萨蛮(野趣观梅)【韩淲】 平生常为梅花醉。

数枝滴滴香沾袂。

雪后月华明。

胆瓶无限清。

夜深灯影瘦。

饮尽杯中酒。

明日景尤新。

人间都是春。

减字木兰花(梅词)【韩淲】 菊花开了。

待得梅梢来索笑。

雪色江波。

看尽千林未觉多。

一丘缓步。

只恐朝来有新句。

岁岁年年。

白发催人到酒边。

留春令(咏梅花)【史达祖】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

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曾把芳心深相许。

故梦劳诗苦。

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金人捧露盘(梅花)【高观国】 念瑶姬,翻瑶佩,下瑶池。

冷香梦、吹上南枝。

罗浮梦杳,忆曾清晓见仙姿。

天寒翠袖,可怜是、倚竹依依。

溪痕浅,云痕冻,月痕澹,粉痕微。

江楼怨、一笛休吹。

芳音待寄,玉堂烟驿两凄迷。

新愁万斛,为春瘦、却怕春知。

贺新郎(赋梅)【高观国】 月冷霜袍拥。

见一枝、年华又晚,粉愁香冻。

云隔溪桥人不度,的白乐春心未纵。

清影怕、寒波摇动。

更没纤毫尘俗态,倚高情、预得春风宠。

沈冻蝶,挂么凤。

一杯正要吴姬捧。

想见那、柔酥弄白,暗香偷送。

回首罗浮今在否,寂寞烟迷翠拢。

又争奈、桓伊三弄。

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

吟思怯,暮云重。

花心动(梅意)【高观国】 碧藓封枝,点寒英、...

关于植物四君子的诗句

梅兰竹菊被称为植物中的四君子。

梅王安石墙角数枝梅,淩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幽兰 陶渊明 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咏菊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关于张掖丹霞山的诗词

忆丹霞山居展开全部(明)李永茂 云半结庐夜授经,流泉细细晓来听。

天空但立千群竹,月落犹余数点星。

雁阵南飞悲故国,螺川西望恨街亭。

三岩一出秋容老,惭愧闲身泛水萍。

其二 倚杖锄茶续陆经,喈喈野鸟傍林听。

客来共踏花间露,老去徒怜鬓上星。

未辟入州开幕府,空劳午梦泣新亭。

曾缘多病觅新药,却热应须瀚海萍。

其三 花卸花开逐岁经,松风松雨四时听。

长闲独赋关山月,小集俄占太史星。

丹诏一阳瞻凤辇,捷书万里发虢亭。

孤臣强揾昏朝泪,高要峡边诵野萍。

丹 霞 山 记(明)李充茂 粤自洪朦既降,岳渎同尊。

其他名山胜概,历世则一,而显晦各异;譬如被褐怀瑾之士,遇合有时,莫不有天者存乎其间耳。

韶郡丹霞山,在仁化治中,绵亘逶迤,方数十里,高数千仞,即余与梓里诸君子今所托迹处也。

山,下、中、上划而为三。

有两关、一峡,险自天设。

岩则有锦石、天然、篻竹、大明、草悬、水帘、晚秀、海螺诸名称,率皆离奇古怪。

或如龙蟠虎蜛于上;或如凤舞蛟腾于前;或如狮面螭形,悬立狰狞于十步之处。

凸凹不同,吞吐异状。

然石室星错,实外虚中,良有俯纳万千之用。

且中山一带,长松婆娑,修篁掩映,清泉瀑布,飞玉喷珠,幽赏之胜,令人应接不暇。

嗟乎!此山当中原、吴会之墟,何终南、崆峒、姑射、匡庐、天门、姑苏之不逮?乃溯从前,游屐鲜到,赠赋无闻,果太傅灵运罕其人哉?何能铲彩韬光于数千百年之后也! 嗟乎!物之遇合有时,是不能不重忆我先文定伯子矣。

伯子抚军虔州时,于乙酉仲冬,闻先大夫讣,奔号逾岭,扶榇南徙,抵仁化界上,怆然曰:“兵燹载道,时变靡穷,当早厝吾父于万全。

吾自庚岭至此,万山蜿蜒不绝,其可以有深藏者乎?余一家具奉先灵而止于是焉。

”于是麻履縗杖,日涉百余里,凡云峰峭壁,崒嵂崱历登眺几遍,或守御为难,或樵汲是艰。

一夕,与邑太学生周子长公,文学生刘子望夫、松涛昆玉,名蜿夜话,语及“治南二十里,有丹霞山,生等曾筑精舍数楹,读书其上,第扪崖陟磴,负济胜者,犹难焉。

”伯子第领之。

明旦,辄以一舴艋邀诸子偕往。

至则一望辟易,俨有剑阁之险。

摄衣而登,约数十丈,便崎岖难犯。

伯子攀藤拊木以进,手足交致力焉。

如是者数,才抵关门。

关门峭削直上,高亦仅十仞内,而攀缘路绝。

伯子竭数倍力,迂回盘折,仅而登假入中山焉。

稍行,经六祖堂、天然庵,里许,入篻竹岩。

得自篻竹岩折行半里许,入石峡。

峡路不远而羊肠,且棘身难进。

伯子委纡而前,若不有其难也。

峡尽,忽见雄石陟峙,是所谓霞关矣。

较前关高无虑十倍,极目天半,意骇心惊,犹幸石稍丰下,尚可受足,伯子俯首约躬,拊石而上,遂克跻焉。

霞关右出山背,稍可寓目。

伯子自左路过云度南行,登大明岩,陟山之巅。

环望群山罗列,若为丹霞拱护,而突兀,山含岈翕受,终无有出丹霞之右也。

复北游草悬岩,西游水帘岩、晚秀岩、海螺岩,已穷日之力矣。

伯子余勇可贾意津津未倦,盖乐此不为疲乎?此丙戊重九日也。

是夕,偕诸子宿中山之六祖堂。

堂有上人以默跏趺诵经。

伯子因有“听经此日当重九,采蕨何人更一双”之句。

随与诸子谋曰:“是山也,有险足固,有岩足屋,有樵可采,有泉可汲,其亦避世之奥区乎?倘得牛眠之处先人安厝,吾烟霞之癖,快足于是矣。

” 乃搜积俸百余金购之。

而先严佳城,即卜于对岸石云山之阳焉。

襄事既竣,伯子入丹霞,剪除荆棘,鸠工重修关门,曰:“此山之键也,以固吾圉耳。

”而从入之路,石可凿者,凿而梯之;不可凿者,梯之以木,盖升天之无阶而有阶矣。

而凡我故旧,风雨飘摇,伯子胥与居处于山中焉。

嗟呼!丹霞之名,不自今日而始也,乃阒乎无人,寂寞者数千百岁矣。

自伯子至止,而人人知有丹霞焉,且人人丹霞是依赖焉。

是岂不有天者存乎其间哉!顾予所甚悼者,伯子以介行,甘播越之苦,苍梧既驾,赍志旋终,不获久有此山耳。

今先后同志来处此者,如际霞包君、两岐贺君、亦若姚君、丹鸣朱君、羽明王君、若那李君、美生韩君、樵谷张君、厚吾宁君、二酉陈君、文梦许君、经宇李君暨余小子充茂,两侄灏、鸿,甥唐运泰,皆有室家仆婢,无虑千百辈,咸邀灵此山,以脱然于劫灰煨烬之外,则兹山之造我流人,功宁纪极?而平日所称名胜于中原、吴会之区者,正恐名公卿大夫,冠盖渐稀,才子骚客,吟咏亦歇,而幽人贞士高蹈远引者,亦不敢过而问焉。

则终南、崆峒、姑射、匡庐、天门、姑苏,今日以与丹霞较,其不逮抑又远矣! 兹余小子奉先大夫遗嘱,扶榇北归。

倘得修途无阻,就窆先陇,两侄子获有宁宇,可以岁时伏腊,余不肖,期以一瓢一衲,重赋归来,与丹霞相终绐。

俾野鸟飞花,再识故人杖履。

庶几丹霞移文后之君子,可以不作乎?是为记。

有关农村生活的古诗

采桑【南北朝】民歌蚕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绿。

女儿采春桑,歌吹当春曲。

归园田居【魏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魏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希。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过山农家【唐】顾况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刈稻了咏怀【唐】杜甫稻获空云水,川平对石门。

寒风疏落木,旭日散鸡豚。

野哭初闻战,樵歌稍出村。

无家问消息,作客信乾坤。

西明寺威公盆池新稻【唐】唐彦谦为笑江南种稻时,露蝉鸣后雨霏霏。

莲盆积润分畦小,藻井垂阴擢秀稀。

得地又生金象界,结根仍对水田衣。

支公尚有三吴思,更使幽人忆钓矶。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唐】杜甫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

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

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

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

公私各地著,浸润无天旱。

主守问家臣,分明见溪伴。

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

鸥鸟镜里来,关山云边看。

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

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

终然添旅食,作苦期壮观。

遗穗及众多,我仓戒滋蔓。

题农父庐舍【唐】丘为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湖上春已早,田家日不闲。

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

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农家【唐】颜仁郁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农家望晴【唐】雍裕之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农父【唐】张碧运锄耕劚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

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

早秋宿田舍【唐】曹邺涧草疏疏萤火光,山月朗朗枫树长。

南村犊子夜声急,应是栏边新有霜。

田家即事【唐】储光羲蒲叶日已长,杏花日已滋。

老农要看此,贵不违天时。

迎晨起饭牛,双驾耕东菑。

蚯蚓土中出,田乌随我飞。

群合乱啄噪,嗷嗷如道饥。

我心多恻隐,顾此两伤悲。

拨食与田乌,日暮空筐归。

亲戚更相诮,我心终不移。

田家即事【唐】储光羲桑柘悠悠水蘸堤,晚风晴景不妨犁。

高机犹织卧蚕子,下坂饥逢饷饁妻。

杏色满林羊酪熟,麦凉浮垄雉媒低。

生时乐死皆由命,事在皇天志不迷。

田上【唐】崔道融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插田歌【唐】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伫如竹枝。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

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

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

路旁谁家郎,乌帽衫袖长。

自言上计吏,年幼离帝乡。

田夫语计吏,君家侬定谙。

一来长安道,眼大不相参。

计吏笑致辞,长安真大处。

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

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

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观村人牧山田【唐】钱起六府且未盈,三农争务作。

贫民乏井税,塉土皆垦凿。

禾黍入寒云,茫茫半山郭。

秋来积霖雨,霜降方銍获。

中田聚黎甿,反景空村落。

顾惭不耕者,微禄同卫鹤。

庶追周任言,敢负谢生诺。

田家即事【唐】权德舆闲卧藜床对落晖,翛然便觉世情非。

漠漠稻花资旅食,青青荷叶制儒衣。

山僧相访期中饭,渔父同游或夜归。

待学尚平婚嫁毕,渚烟溪月共忘机。

淇上田园即事【唐】王维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

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

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田家即事【唐】祖咏旧居东皋上,左右俯荒村。

樵路前傍岭,田家遥对门。

欢娱始披拂,惬意在郊原。

馀霁荡川雾,新秋仍昼昏。

攀条憩林麓,引水开泉源。

稼穑岂云倦,桑麻今正繁。

方求静者赏,偶与潜夫论。

鸡黍何必具,吾心知道尊。

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古代描写山的诗词

展开全部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9.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1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12.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李叔同:《送别》)13.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14.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故山下》)15.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1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9.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2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2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2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23.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2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25.山行--- 唐朝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26.古风----李白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27.《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赞美诸葛亮的诗词

勉县定军山武侯墓 1.水咽波声,一江天汉英雄泪; 山无樵采,十里定军草木香。

清.(嘉庆间汉中知府)赵洵题 汉水的波涛声如悲泣哀鸣,一江河水满是天下有志之士怀念诸葛亮的泪水; 武侯墓古迹周围的树木不遭践毁,十里定军山内尽见草木繁茂花果清香。

2.陨将星于五丈原头,司马尚警余烈; 扶汉祚于三分天下,卧龙不亏宗臣。

嘉庆丁卯(公元1807年),知沔县事,山东泰安范抡策题 诸葛亮死在五丈原上,曾使司马懿追兵受警而遗留下了慌恐不安; 匡扶蜀汉帝业于鼎立之中,诸葛亮不愧是世所敬仰的名臣。

3.铜雀台荒,七十二疑冢安在; 定军山古,百千载血祀常新。

清(嘉庆,泾阳知县)马学赐题 漳河边的铜雀台早已荒废,传说中曹操的七十二座假坟哪里在; 定军山虽然十分古老,千百年来到山下血祭武侯墓总觉得非常新鲜。

4.王业不偏安,两表于今悬日月; 臣言当尽瘁,六军长此驻风云。

民国二十一年(1993)二月,汉中绥靖司令、户县赵寿山出巡经此,展谒武侯墓,题书并敬制楹联。

为了蜀汉帝业不偏据一方而自安,诸葛亮上书的前、后《出师表》于日月同辉; 诸葛亮说要竭尽劳苦,亲率朝廷的军队长驻汉中,以对付天下变幻的局势。

5.前书案,后笔峰,看几亩青畴,数千载隆中宛在; 襟军山,带沔水,留一抔黄土,四百年汉祚犹新。

虚白道人李复心 从前面的书案梁,到后面的笔峰山,看起来武侯墓只有几块葱郁的土地,但数千年来,使人觉得仿佛古隆中就在这儿; 武侯墓襟连定军山,旁带沔水,留下了诸葛亮一捧黄土之坟,在四百年来的汉代国统制度中,好象是十分新鲜的事情。

6.数亩疏筠,山光犹拟南阳卧; 几林翠柏,鹃血常啼蜀道难。

清.嘉庆.沔县知县马充刚题 武侯墓亩古迹中青竹稀少,山色之光,好象是诸葛亮再卧南阳; 武侯墓几林翠柏里鹃鸟常啼,嘴中流血,仍在叫蜀汉事业艰难。

7. 我居白河水东,与南阳原系比邻,知当日避难躬耕,人号卧龙,自况管乐,未出茅庐即名士; 公葬定军山下,为汉中留此胜迹,寿终时对众遗命,地卜嘶马,墓勿丘垅,能禁樵牧是佳城。

民国十五年(1926)中秋(八月),宛东唐河县清优附生(府、县儒学生员之一学名)王恒?题 我住在白河水边,东面与南阳原是近邻,知道当年诸葛亮为避战争灾难而在南阳隐居亲耕,时人称他卧龙先生。

他自比管仲和乐毅,还没出草庐,就已经是很有名望的人士; 诸葛亮还葬在定军山下,为汉中地区留下了武侯墓名胜古迹。

他临死时曾对大家遗命,坟地要占卜选择,不得喧噪,不垒坟冢,并能禁止砍柴、放牧,才是理想的墓地。

8.大业定三分,伊吕洵堪称伯仲; 奇才真十倍,萧曹未许比经纶。

光绪戊寅(公元1878)仲冬(十二月),长安信士潘矩墉题。

诸葛亮全力辅佐弱蜀,使之与魏、吴形成三分天下,其盛大业绩与功名,实在可以和伊尹、吕望比肩而论; 诸葛亮是真正完美少有的特殊人才,萧何与曹参二人也不可能比得上他的政治才能。

9.汉祚难延,忠魂痛裂三分鼎; 军山在望,高冢灵通八阵图。

光绪癸未(公元1883)仲冬(十二月),署沔县典史(主管县狱及捕盗的官职)街泉(亦名街亭,甘肃秦安县陇城镇。

马谡失街亭处)冯锡龄敬题 蜀汉的帝业难以延续,使诸葛亮忠君的灵魂仍痛心天下分裂成为三足鼎立; 定军山举目在望,高高的武侯坟墓似灵应贯通着诸葛亮推演的八卦阵法。

10.古石幽香名士骨; 苍松翠柏老臣心。

光绪戍子(公元1888)仲冬,豫章(今江西南昌)萧执中题 古老的碑碣石刻,散发出诸葛亮高尚气质与品格的清香; 青绿色的松柏树,象征着诸葛亮忠于蜀汉帝业的高杰心灵。

11.故国不归,山河未遂中原志; 忠魂犹在,道路争瞻汉相坟。

嘉庆七年(公元1802)夏,钦命陕西提刑按察使司(主管陕西全省司法之官职)文濡题 诸葛亮死后不归葬于故乡,是因为没能完成统一河山的志愿; 诸葛亮忠君的灵魂还在,过往的行人都争相瞻仰拜谒武侯墓。

12.生为兴刘尊汉室; 死犹护蜀葬军山。

光绪庚辰(公元1880)冬,蜀州(今四川崇庆县)李士瑛题 诸葛亮生前一切都是为了兴复刘氏帝业而尊敬事奉蜀汉王室; 诸葛亮死后仍然为保护蜀汉国土和事业而遗命葬汉中定军山下。

13.二表竭忠臣,鞠躬尽瘁不负南阳三顾; 一心扶汉祚,拓土开疆卒书正统两朝。

嘉庆七年(公元1802)夏,钦命提督、甘肃全省军门(一省之最高武官)杨遇春题 前、后《出师表》竭尽了诸葛亮的忠心。

恭敬谨慎,不辞劳苦,为的是不辜负刘备茅庐三顾之恩; 一心扶持蜀汉帝业,扩展、开辟疆域和领土,终于使史籍记载了刘氏国统的刘备、刘禅父子两代。

14.虽知天定三分鼎; 犹竭人谋六出师。

清.麦凤岐题 诸葛亮虽然知道魏、蜀、吴三国鼎立是不可抗拒和改变的客观规律; 但是,他仍然竭尽人为的谋略,六出祁山进行伐魏而力求统一。

15.隐居求其志,行义达其道,王业偏安炎汉恨三足鼎立; 扶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鞠躬尽瘁大星落五丈原头。

同治五年(公元1866),知沔县事(知县)浙江莫增奎题 诸葛亮深居不仕为追求自己的志向,多行义事为达到道德标准。

他恨的是汉代的帝业编居一方,不能统一,成为三分天下; 诸葛亮受托孤之命而扶持幼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chi.com/zhishi/1458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