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诗文网 > 诗词大全 > 心灵的共鸣 诗词

心灵的共鸣 诗词

  作者: 古诗文网     文章栏目: 诗词大全     发布时间: 2020年10月12日    点击:  次
心灵的共鸣 诗词

哪首诗带给人心里的触动,感情的共鸣?为什么?

带给人心里的触动,感情的共鸣的诗句,是根据你当前所处的环境,你当前的思想所决定的!比如你看了某书或电视,对侵略者的愤怒之心溢于言表,那么,你肯定对岳飞的《满江红》有触动!再比如你当前不被人们理解,被人们误解的时候,也许你会对李白的‘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有触动!

哪首诗带给人心里的触动,感情的共鸣?为什么?

带给人心里的触动,感情的共鸣的诗句,是根据你当前所处的环境,你当前的思想所决定的!比如你看了某书或电视,对侵略者的愤怒之心溢于言表,那么,你肯定对岳飞的《满江红》有触动!再比如你当前不被人们理解,被人们误解的时候,也许你会对李白的‘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有触动!...

心情不好 求秋的诗词共鸣一下

林黛玉 秋窗风雨夕 秋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天净沙·秋思 》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 》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戚氏 柳永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

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闲。

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

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

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

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

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

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

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

别有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利名、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

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

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秋思 白居易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最经典的 , 秋风秋雨愁煞人...

个人特别喜欢歌词经典的歌曲,但不是那些文采好的,是能心灵共鸣...

我也写词《我等你到三十五岁》有黄晓明唱的但个人推荐改编后FFFliqpy的《天亮了》我最近在听这首歌。

,感情似淡却浓《双抛桥》小曲儿&晃儿的,我当初是看了歌曲背后的故事《谓我》喜欢那句谁在陇间低吟离歌 我且幽幽轻和 以及最后念的那段《花开在眼前》韩磊的《等一分钟》徐誉滕的。

...

【诗文古诗词中,一定有许多名句能引起你感情的共鸣,请你写出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注释] ①夜思:一作“静夜思”.郭茂倩(qian欠)把它编入《乐府诗集·新乐府辞》,并说:“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②明月光:明亮的月光.(3)举头:抬头.望明月:一作“望山月”.晋《清商曲辞·子夜四时歌·秋歌》:“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4)低头:形容沉思的神态.思:思念. [简要评析] 李白的这首思乡之作,被称为“千古思乡第一诗”,感动了古今无数他乡流落之人.诗的起句,“床前明月光”,可谓平实朴素之极,以此清静之景来衬出诗人的寂寞孤单.这首诗在写法上,能注意心理刻画和行动举止描写相结合,第二句中,一个“疑”字点出诗人的内心深处迷离之因.由于是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因此很容易产生错觉.这是诗人极写思乡之切,因而才情思恍惚,眼目迷离.后两句诗人从沉思中转而清醒过来,便是一“举头”,再一“低头”.为何要“举头”?因为诗人后来既然已醒悟到地上应是月光而不是白霜,所以就产生了无穷的遐想,这就是“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类的古人有关月光传情的诗句所表述的思亲之情.他感到光看地上的月光还不足以寄托自己的情思,因而便“举头”仰望,这样便可看得更加真切一些,清晰一些,似乎要从这明月里寻找家人从远方寄送来的美好祝愿.仰望既久,思念愈深,诗人便又转而“低头”了.为何还要“低头”呢?这是因为虽久久仰望,甚至望眼欲穿,依旧不能从明月那里得到一份慰藉,无奈之中,只得低头沉思不语了.以无情言情则情出,从无意写有意则意真.于是,诗人将对故乡的思念,化为寄情明月之举,头上的明月,心中的故乡,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煜的诗词赏析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一】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

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

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

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 “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

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

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是李煜自述囚居生活,抒写亡国离愁的佳作.词的上阕,写深秋月夜,词人独处的情景,"无言独上"点明了词人沦为阶下囚,受人监视的孤苦处境,交代了登楼所见之景.一钩新月,几株梧桐.凄冷的气氛中显示了孤独者的形象.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是一首忆旧词。

原作有两首,内容相近,这里选第一首。

这首记梦小词,是李煜亡国入宋被囚居汴京时的作品。

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

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句意是:一切的悲愤,都来自昨夜梦中之事。

这句话总领全词,点明主旨。

所恨的当然不是“昨夜梦魂中”事,而是昨夜这场梦的本身。

梦中的事固然是他时时眷恋的,但梦醒后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却使他倍感难堪,所以反而怨恨起昨夜的梦了。

廖廖八字将日夜思念、悲愤交加、郁愁难解的心情概括地描述出来。

有荡气回肠之至。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三句均写梦境。

在梦境中又重现了昔日南唐春季去游上苑时的欢乐情景。

“车如流水马如龙”这句话出自《后汉书·马皇后纪》本该为:“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在唐诗中也有成句:“车如流水马如龙,仙史高台十二重。

”尽管前人一再说过,却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一经李煜入词,便成佳句。

原因在于:一是出现在梦境中,富于迷离惝之感;二是有上下文烘托,犹绿叶之扶红花。

此句虽只七字,却写出了内苑车马喧阗的景象,而词人游兴之浓,亦寓于字里行间。

紧接着再加上一句充满赞叹情味的结尾——花月正春风。

这一句写出了游赏时间和观赏对象;同时还象征着李煜生活中最美好,最春风得意的时候。

这一句将梦游之乐推向最高潮。

而词却就在这高潮中陡然结束。

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实际上作者更想表达的是今日处境的无限凄凉。

梦境越是美好,现实就越是悲惨。

这是一种“正面不写,写反面”的艺术手法的成功运用。

这首小词, “深哀浅貌,短语长情”,在艺术上达到高峰。

“以梦写醒”、“以乐写愁”、“以少胜多”的高妙手法,使这首小词获得耐人寻味的艺术生命《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

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

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

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 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

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

两说都可通。

“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

“天上人间”句,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

关于亲情的诗句 要有赏析

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

行前的此时此刻,母线尚萦襦”(史骐生《写怀》),虽无藻绘与雕饰。

乐府原来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掌管宴会,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

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

孟郊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

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於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游行时所用的音乐,也负责民间诗歌合乐曲的采集。

作为诗体名的“乐府”最早即指后者。

计划反对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得了呢。

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催人泪下。

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以当事者的直觉,有两位溧阳人又吟出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是历久而不衰的,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最后两句,写出儿子对母亲的深情。

此诗写在溧阳。

”“谁言”有些刊本作“谁知”和“谁将”,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而不是两个句子。

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亲切感人。

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

虽无言语,也无泪水,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最初是指主管音乐的官府,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

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

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

朴素自然,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

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

这首诗,到了清康熙年间,报得三春晖,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后来也用以称魏晋到唐代可以配乐的诗歌和后人效仿的乐府古题的作品。

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

本篇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当是他居官溧阳时的作品。

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

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

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

表达了感谢母亲的思想感情. 乐府诗的体名 "乐府"一词,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全诗最后用一双关句;“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

可见《游子吟》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赏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李煜的诗词赏析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一】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

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

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

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 “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

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

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是李煜自述囚居生活,抒写亡国离愁的佳作.词的上阕,写深秋月夜,词人独处的情景,"无言独上"点明了词人沦为阶下囚,受人监视的孤苦处境,交代了登楼所见之景.一钩新月,几株梧桐.凄冷的气氛中显示了孤独者的形象.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是一首忆旧词。

原作有两首,内容相近,这里选第一首。

这首记梦小词,是李煜亡国入宋被囚居汴京时的作品。

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

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句意是:一切的悲愤,都来自昨夜梦中之事。

这句话总领全词,点明主旨。

所恨的当然不是“昨夜梦魂中”事,而是昨夜这场梦的本身。

梦中的事固然是他时时眷恋的,但梦醒后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却使他倍感难堪,所以反而怨恨起昨夜的梦了。

廖廖八字将日夜思念、悲愤交加、郁愁难解的心情概括地描述出来。

有荡气回肠之至。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三句均写梦境。

在梦境中又重现了昔日南唐春季去游上苑时的欢乐情景。

“车如流水马如龙”这句话出自《后汉书·马皇后纪》本该为:“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在唐诗中也有成句:“车如流水马如龙,仙史高台十二重。

”尽管前人一再说过,却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一经李煜入词,便成佳句。

原因在于:一是出现在梦境中,富于迷离惝之感;二是有上下文烘托,犹绿叶之扶红花。

此句虽只七字,却写出了内苑车马喧阗的景象,而词人游兴之浓,亦寓于字里行间。

紧接着再加上一句充满赞叹情味的结尾——花月正春风。

这一句写出了游赏时间和观赏对象;同时还象征着李煜生活中最美好,最春风得意的时候。

这一句将梦游之乐推向最高潮。

而词却就在这高潮中陡然结束。

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实际上作者更想表达的是今日处境的无限凄凉。

梦境越是美好,现实就越是悲惨。

这是一种“正面不写,写反面”的艺术手法的成功运用。

这首小词, “深哀浅貌,短语长情”,在艺术上达到高峰。

“以梦写醒”、“以乐写愁”、“以少胜多”的高妙手法,使这首小词获得耐人寻味的艺术生命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

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

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

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 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

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

两说都可通。

“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

“天上人间”句,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纭。

其实语出白居易...

关于江南的诗词

忆江柳 白居易 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

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

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其祖父白湟又迁居河南新郑。

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降生了。

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号“香山居士”。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

他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

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编辑本段]源流 原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春去也》,忆江南唐代白居易作《忆江南》三首,本调遂改名为《忆江南》。

《金奁集》入"南吕宫"。

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

"二十七字,三平韵。

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

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

宋人多用双调。

古语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还将一直流芳百世,那么这寥寥数语,文在何处?如何能“行”如此之远呢? 本调二十七字。

首句为三字句。

第二句为仄起平韵之五字句,句法上二下三。

第三句为仄起仄收之七字句,第一、第三字平仄可不拘。

第四句为平起平韵之七字句。

第五句句法与第二句同,故第一字可平可仄。

此调三、四两句,其句法全与平起七言诗中之颔联无异;是以作者多用对偶,以求工整,历来词家,正多其例也。

古语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还将一直流芳百世,那么这寥寥数语,文在何处?如何能“行”如此之远呢?[编辑本段]白居易《忆江南》赏析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待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

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

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

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

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可能是水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我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既是“能不忆江南”,那么杭州这个白居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什么给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载:“杭州灵隐寺多桂。

寺僧曰:‘此月中种也。

’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

”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么看起来,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时候,很有兴趣去拾它几颗,也似多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

白居易是诗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气质,在八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

这是何等美丽动人的一副画面。

一个寻字,而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也许,月中桂子只是传说,那么钱塘潮奇观确实是存在的。

寻桂子不一定能寻到,潮头却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极深的景观。

钱塘江自杭州东南流向东北,至海门入海。

钱塘潮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www.gushichi.com/shicidaquan/5812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词语赏析

热门汉字语赏析

热门汉语赏析

热门汉字赏析

古文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