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带墨字的成语或诗句,有一个墨字就行…

求带墨字的成语或诗句,有一个墨字就行…

1、【笔饱墨酣】笔力饱满,用墨充足。形容诗文酣畅浑厚。

2、【笔歌墨舞】指文笔奇妙精采。

3、【笔酣墨饱】指文章表达流畅,内容充足。

4、【笔精墨妙】笔触精到,着墨巧妙。形容书法、绘画、诗文等的技法巧妙,笔意精微。

5、【不拘绳墨】绳墨:木工用以画直线的工具,借喻法度、规矩。形容人的行为或艺术风格洒脱、豪放,超逸不羁。

6、墨妙称古绝,词华惊世人。——《还山贻湛法师》唐·孟浩然 

译文:精妙的书法古代少有,字词的使用也很精妙,令后来人震撼惊叹。

7、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译文:不一会儿,风静下了来,黑云布满天空,秋天灰暗的天空渐渐黑下来了。

古诗文翻译、、、

[注释] [榆关]战国时关名,在今陕西榆林东。

诗中用以代指长安。

[素]精白的绢。

“束素”喻腰细软。

[横波]指眼睛。

[枯木期填海]即“期(望)枯木填海”,用精卫鸟衔西山木石填东海的典故。

[青山望断河]即“(期)望青山断河”。

华山、岳山本一山,挡住了黄河的水流,河神巨灵将它劈为两座山,让黄河水从中流过。

诗句意为希望二山相合阻断河水,喻自己南归的愿望极难实现。

“榆关断音信”是《拟咏怀》的第七首,抒写自己羁留异国不得南归的绝望心情。

诗共十句,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开头两句,写自己远在北方,与故国音信断绝。

用“榆关”代指长安,表明离故国遥远。

一“断”,一“绝”写出了心中的孤苦和思念。

第二层是中间六句,抒写自己身心交瘁的痛苦。

先说听异国之乐而伤心,“胡笳”、“羌笛”都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

身处异国怀乡的南方人听到北地的乐曲,当然会落泪、断肠。

次写自己因愁苦而消瘦。

(这两句虽然也成对偶,但句式结构不同,前句意为纤腰减如束素,后句意为别泪损伤眼睛。

)最后说离恨、思归之心终不会消歇,在痛苦的折磨中一天天衰老。

这中间的六句意思相近,但由伤心而消瘦,由消瘦而衰老,程度在逐步加深。

第三层是最后两句,借用书典,说明自己南归的意愿的强烈和难以实现的悲哀。

“枯木期填海”,就是期望枯木能填平东海,用了《山海经》中的典故;“青山望断河”,就是盼望青山能阻断黄河,用了《水经注》中的典故。

这两个典故的运用,有着多层含义。

首先表现南归愿望的强烈,精卫鸟执着如一的精神是十分感人的,盼望华、岳二山重新阻断黄河也是大胆之想。

其次,又暗示自己的希望怕是不可能实现的了,对于精卫填海,陶渊明早就说过:“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望青山断河也纯是幻想。

但诗人明知极难实现,甚至不可能实现,却仍不死心,决不放弃这样的愿望。

最后两句就表现了这种希望与绝望反复交织与更替的复杂内心活动。

这首诗的前八句已从各个方面抒写了盼望南归的情怀,结尾的两句如果继续申说盼归之意,诗篇就难以感人。

从写作技巧的角度看,结尾既需要把全篇的感情强化、深化,又需要生发新意,令人产生回味不尽的感受。

此诗结尾的二句用典抒情,较好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引自周明)我想看了上面的文字,你应该可以了解大意了。

翻译古诗

这首《牡丹》诗用“情重更斟情”的手法,把花人之间的感情反复掂掇,造成情意绵绵的意境,构思新颖纤巧,独具艺术风采。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别后重逢,有太多的兴奋,亦有无限的情思。

面对眼前盛开的牡丹花,却从去年与牡丹的分离落墨,把人世间的深情厚意浓缩在别后重逢的特定场景之中。

“红笺”,当指薛涛纸,是诗人创制的深红小笺。

“泪湿红笺”句,诗人自己进入了角色,读来亲切感人。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化牡丹为情人,笔触细腻而传神。

“巫峡散”承上文的怨别离,拈来宋玉《高唐赋》中楚襄王和巫山神女梦中幽会的故事,给花人之恋抹上梦幻迷离的色彩:担心与情人的离别会象巫山云雨那样一散而不复聚,望眼欲穿而感到失望。

在极度失望之中,突然不期而遇,更使人感到再度相逢的难得和喜悦。

诗人把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意外地发现桃花源仙境和传说中刘晨、阮肇遇仙女的故事捏合在一起(唐人把武陵和刘晨、阮肇遇仙女的故事联系在一起,见《全唐诗》卷六九O王涣《惘怅诗》),给花人相逢罩上神仙奇遇的面纱,带来了惊喜欲狂的兴奋。

两句妙于用典,变化多端,曲折尽致。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两句既以“馨香”、“不语”射牡丹花的特点,又以“传情”、“彼此知”关照前文,行文显而不露,含而不涩。

花以馨香传情,人以信义见著。

花与人相通,人与花同感,所以“不语还应彼此知。

” 以上六句写尽诗人与牡丹的恋情,末两句,将诗情推向高潮:“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安枕席”于栏边,如对故人抵足而卧,情同山海。

深夜说相思,见其相思之渴,相慕之深。

这两句想得新奇,写得透彻。

此诗将牡丹拟人化,用向情人倾诉衷肠的口吻来写,新颖别致,亲切感人,自有一种醉人的艺术魅力。

...

谁有八年级下册的课外古诗词背诵里所有古诗的翻译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及翻译 第五单元21.《与朱元思书》原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 奔。

夹(jiā)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xuān)邈(miǎo),争高直指,千 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hǎo)鸟相鸣,嘤嘤(yīng)成韵。

蝉(chán )则千转(zhuǎ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 (lún)世务者,窥(kuī)谷忘反。

横柯(kē)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 日。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原文 余幼时即嗜(shì)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yàn)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fú)之怠(dài)。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jiǎ)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guān ),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qū)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jiàng)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chì)咄(duō),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ì)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yè)屣(xǐ),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 数尺,足肤皲(jūn)裂而不知。

至舍(shè),四支僵劲(jìng,多音字)不能动,媵(yìng)人持汤沃灌,以衾(qīn)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sì),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shè)生皆被(pī)绮(qǐ)绣,戴朱缨(yīng)宝饰之帽,腰白 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烨然若神人;余则缊(yùn)袍敝(bì)衣处(ch ǔ)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25.《诗词曲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 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第六单元26.《小石潭记》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 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冽:极度寒冷,洌:清澈)。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 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 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 (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 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古,余弟宗玄。

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27.《岳阳楼记》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zhǔ)予(yǔ)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 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 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yín)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摧;薄(bó)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 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ǐng);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tīng)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 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xié)忘,把酒临风,其喜洋 洋者矣。

嗟(jiē)夫!予(yú)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 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yī) !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28.《醉翁亭记》原文 环...

古诗文饮酒的翻译

1、饮 酒 【东晋】陶渊明 我居住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但却没有世俗交往的纷扰。

请问我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只要心志高远,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在东边篱笆下采摘菊花时,无意间看见了庐山。

傍晚山色秀丽,鸟儿结伴飞回。

原文: 饮 酒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扩展资料《饮酒·结庐在人境》是晋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饮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诗。

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

全诗情味深永,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

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

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陶渊明(365~427)晋朝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

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

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

...

古诗翻译成现代意思黑云翻墨未遮山

翻译:一味相思是没什么用的,只是(暂时)分别而已,相聚的日子如果已经确定,纵使千般煎熬又如何?别再黯然神伤,会有(何处)柳暗花明的地方?神雕侠侣中黄晓明原话:"相思无用!唯别而已!别期若有定!千般煎熬又何如!莫道黯然销魂!何处柳暗花明!"黯然销魂一词,语出南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赵兮千里。

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

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

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

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

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

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

居人愁卧,恍若有亡。

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

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

巡层楹而空掩,抚锦幕而虚凉。

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

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

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

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

惊驷马之仰秣,耸渊鱼之赤鳞。

造分手而衔涕,感寂寞而伤神。

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韩国赵厕,吴宫燕市。

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

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

方衔感于一剑,非买价于泉里。

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

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军。

辽水无极,雁山参云。

闺中风暖,陌上草薰。

日出天而曜景,露下地而腾文。

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煴,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

至如一赴绝国,讵相见期?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左右兮魄动,亲朋兮泪滋。

可班荆兮憎恨,惟樽酒兮叙悲。

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

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同琼佩之晨照,共金炉之夕香。

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

惭幽闺之琴瑟,晦高台之流黄。

春宫闭此青苔色,秋帐含此明月光,夏簟清兮昼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长!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

傥有华阴上士,服食还仙。

术既妙而犹学,道已寂而未传。

守丹灶而不顾,炼金鼎而方坚。

驾鹤上汉,骖鸾腾天。

暂游万里,少别千年。

惟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

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

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辨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着乎?[注释]1. 抆: (wěn)2. 釭: (gāng)3. 恻: (cè)4. 觞: (shāng)5. 逶: (wēi)6. 楹: (yíng)7. 踯: (zhí)8. 躅: (zhú)9. 煴: (yūn)10.讵: (jù)11.樽: (zūn)12.淄: (zī)13.晦: (huì)14.簟: (dàn)15.摹: (mó)16.诀: (jué)[作者介绍]江淹(444~505),南朝文学家。

字文通。

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东)。

祖父和父亲都在南朝宋任县令。

江淹6岁能诗。

13岁丧父。

家境贫寒,曾采薪养母。

20岁左右教宋始安王刘子真读“五经”,并一度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

泰始二年(466),江淹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刘景素对他很重视,待以布衣之礼,但由于江淹“少年尝倜傥不俗,或为世士所嫉”(《自序传》),因广陵令郭彦文一案,被诬受贿入狱。

在狱中,他给刘景素上书陈情获释。

此后,他曾举南徐州秀才,对策上第,转巴陵王国左常侍。

不久,又回到刘景素幕下,任主簿、参军等职。

泰豫元年(472),宋明帝死后,刘景素密谋叛乱,江淹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江淹于元徽二年(474)被贬为建安吴兴县(今福建浦城)令。

这一时期他在仕途上很不得志,而在文学创作方面却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宋顺帝升明元年(477),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江淹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他为萧道成出谋划策并起草文书,大受重用。

萧道成代宋自立,他被任为骠骑豫章王记室带东武令,迁中书侍郎,齐武帝永明间,任庐陵内史、尚书左丞、国子博士诸职。

少帝萧昭业即位,他任御史中丞,明帝萧鸾时,又任宣城太守、秘书监诸职。

梁武帝萧衍代齐后,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伯。

江淹集据《自序传》称凡10卷,《隋书·经籍志》著录为 9卷。

另有《后集》10卷。

今存《江文通集》已非《隋志》原本。

春夕原文|翻译|赏析

春夕(27人评分) 7.5朝代:唐代作者:崔涂原文: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译文及注释【译文】水不停地流走,花儿不断地凋零,这是多么无情啊。

正是这无情的时节,我送着最后一缕春风吹过了楚城。

在睡梦中梦见了万里之外的家乡,醒来时正值夜里三更时分,杜鹃在树枝上凄厉地啼叫。

家乡的来信动辄几年都收不到,春天万物萌生,镜中的我却已是满头白发了。

我现在是因为自己抱负未展而不愿归去,我要归去时自然就归去了,故乡五湖的风景是没有人来和我争抢的。

【注释】⑴《全唐》此诗题下注:一本下有“旅怀”二字。

⑵楚城:指湖北、湖南一带的城市,泛指旅途经过的楚地,作者另有《湘中秋怀迂客》《夷陵夜泊》等诗。

首二句感时,慨叹春光易逝。

⑶胡蝶:即蝴蝶。

胡蝶梦:意即往事如梦。

语出《庄子·内篇·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⑷子规:一作“杜鹃”,其鸣声凄切。

上句写思家,下句写春夕。

子规(即杜鹃)夜啼切“春夕”,与“家万里”联系。

⑸动:动辄、每每之意。

经:一作“多”。

绝:一作“别”。

⑹华发:白发。

唯:一作“移”。

满镜:一作“两鬓”。

⑺五湖:春秋时,范蠡佐越王勾践成就霸业之后,辞宫,乘扁舟泛五湖而去。

这两句说:我现在还没有归去,我要归去就可以归去,故乡的五湖风景是没有人来和我争夺的。

言外之意:既然如此为什么还留滞他乡呢?有自嘲意。

鉴赏作者:佚名 此载于《全唐诗》卷六百七十九。

下面是安徽大学古籍研究所文学研究员何庆善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崔涂曾久在巴、蜀、湘、鄂、秦、陇等地为客,自称是“孤独异乡人”(《除夕书怀》)。

《春夕》是他旅居湘鄂时所作。

诗一起笔,就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

流水落花春去也——诗人深深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

诗第二句“送尽东风过楚城”更加感伤。

“楚城”,泛指湘鄂一带。

诗人把春光(“东风”)拟人化了,依依为她送别。

这里,不是春风他送我回故乡,而是他在异乡送春归。

这一“送”字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

诗人面对着落红满地、柳絮漫天的残春景物,不可能不更加思念故乡。

由送春而牵动的思乡之情,笼罩全篇。

以下句句写的是思乡衷曲。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这一联进入正题,写“春夕”,写得极为精粹,是传诵的名句。

诗人运用了新奇的造语,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创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情境。

上句巧写梦境。

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

然而,这只不过象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翩翩飞舞于花间,虽然有趣,毕竟虚幻而短暂,醒来之后,蝴蝶还是蝴蝶,庄周还是庄周。

游子从“蝴蝶梦”中获得片刻的回乡之乐,但梦醒以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家园依旧远隔万里,岂不更加空虚、失望,更加触动思乡之情。

何况此时又正当“子规枝上月三更”——夜深人静,月光如水;子规鸟(即杜鹃)在月下哀哀啼唤:“子归!子归!……”听着子规啼,想着蝴蝶梦,游子的心,该是何等的痛苦哀伤,真如李白诗句中所谓道“一叫一回肠一断!”这里,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一层;梦醒而更思乡,二层;子规啼唤,愁上加愁,三层。

这三层,一层比一层深,而且互相烘托、映衬,如蝴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

读着这样的诗句,谁都会为异乡漂泊的诗人一洒同情之泪。

上一联以景传情,下一联则直接诉说思乡之苦。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诗人长期不能回家,连家信也动不动长年断绝,音讯杳然,他不可能不望眼欲穿,忧心如焚。

这句中的一个“动”字,把诗人那种由期待而沮丧、而嗟怨的复杂的心理,逼真地传达出来了。

“书动经年绝”暗示当时社会动乱不安。

诗人愁家忧国到“华发春唯满镜生”的程度。

春天万物萌生,欣欣向荣,而诗人却唯独生出了白发满头。

一个“唯”字,更加突出了他的内心愁苦之深。

如此深愁,难以解脱。

诗的最后两句更耐人寻味。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这两句是倒装,意思是说:故乡五湖美好的风光,是没有人和我争夺的,假如我要回去,便能够得到。

是我自己不回去呀!从暗用五湖典故看,这里的“归”字,还含有归隐田园之意。

诗人仆仆风尘,仕途坎坷,“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是无可奈何的伤心话,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在政治上走投无路、欲干不能而又欲罢难休的苦闷、彷徨的心理。

这首诗情切境深,风格沉郁。

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暮春之夕特定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景物之间互相映衬、烘托,构成一片凄凉愁惨的气氛。

诗中没有直接点出思乡,而一片思乡之情荡漾纸上。

后四句直抒心曲,感情真切,凄婉动人。

尾联自慰自嘲,墨中藏意,饶有情味。

崔涂 崔涂(854~?),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

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

终生飘泊,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

墨萱图改写成现代故事,不要直接翻译古诗200字

早晨,天空刚刚有一点熹微的白色.深秋的晨露在瑟索的冷风中凝成了严霜,白茫茫的一片,分外萧条.湖上,芦花飘荡,时而扬在秋风里,时而跌落水面上,激不起丝丝涟漪,却无奈地染白了秋水.岸边,有一男子,独自立于严霜中,望着芦花掩映的湖水,神情漠然,无一丝流动的气息,只是孤独的站着,好似在守候着什么.对岸,芦花丛外,隐隐约约有一座房屋,浅浅的瓦,淡淡的墙,在纷飞的芦花映衬下,也有了些许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或许这座房屋里住着一个风姿绰约娉婷玉立同样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而她,或许不知此刻在芦花飞舞,银霜凝成一片惨淡的时节,对岸有一个愿倾其一生来守护她的痴心人.他与她,一个在岸边,一个在水中央,可望不可即呵.

初二上人教版语文文言文以及古诗翻译

【桃花源记 东晋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陶渊明像(shè)俨(yǎn)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为(wé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

(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

他对此感到非常诧异。

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看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光。

渔人便下了他的船,从洞口进去。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

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世人完全一样。

老人和孩子们各个都安闲快乐,显得心满意足。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都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渔人详细地作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邻居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感叹惊讶起来。

其余的人各自又都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

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到了郡下,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品德高尚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

但未能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

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

{词义}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yào)的年号(376~396)。

缘:沿,沿着。

武陵:古代郡名。

今湖南常德一带。

为业:以……为生。

行:划船上行。

忽逢:忽然遇到。

夹岸:两岸。

芳:芳香。

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缤纷:坠落的花瓣,杂乱繁多地散在地上。

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

甚:非常。

异:惊异,诧异。

这里的意思是“对……感到惊异”。

欲:想要。

穷:尽,走完,这里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形容词动用。

林尽水源: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

得:发现。

仿佛:隐隐约约。

若:好像……似的。

舍:舍弃。

才:副词,仅仅,只能。

才通人:仅仅容得下一个人通过。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豁然,敞亮的样子。

开朗,开阔明亮。

旷:空阔,宽阔。

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通达。

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

交通,交错相通。

鸡犬相闻:(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彼此都可以听得见。

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种作:耕田劳作。

着:穿着。

悉:全都。

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

黄发,古时认为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是长寿的表征,借指老年人。

垂髫,古时小孩不扎结头发,头发下垂,借指儿童。

髫,小孩下垂的头发。

怡然自乐:安闲快乐的样子。

怡然,快乐的样子。

乃:竟然 从来:从……地方来。

具:同“俱”,详细 要(yāo):通“邀”,邀请。

咸:副词,都,全 问讯:打听消息。

讯,消息。

云:说。

先世:祖先。

妻子:妻子、儿女的总称。

邑人:同县人。

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复:再。

焉:谦词,于之。

隔绝:不通音信。

今:现在。

乃:竟然。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叹惋:感叹惋惜,叹息。

惋:惋惜。

延:邀请,聘请。

为具言: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说出。

具:通“俱”,完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chi.com/zhishi/690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