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眉山”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眉山”的诗句有哪些?

1、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姜夔《庆宫春·双浆莼波》

释义:伤心往事今又重见,依稀隐约的是秀眉一样连绵的山峰,像青色黛痕低压着双眸脉脉含情。

2、叶间青子已团团。凭谁寄与蹙眉山。—— 向子諲《浣溪沙》

释义:绿油油的小草已经生长得很茂盛,又怎么了会想念那青绿色的像眉毛一样的山呢?

3、蓦然旧事心上来,无言敛皱眉山翠。——欧阳修《踏莎行·雨霁风光》

释义:突然之间,一些陈年往事涌上心头,这让我不能认真仔细的欣赏这翠绿的山峰。

关于“陕西”的诗词有哪些?

1. 陕西开胜壤,召南分沃畴。

年代: 唐 作者: 骆宾王《至分陕》2. 广立湖中义学,盛集陕西义社,良法自家传。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水调歌头·昭代数人物》3. 孤客秋风里,驱车入陕西。

年代: 唐 作者: 顾非熊《秋日陕州道中作》4. 陕西的秦家得了风水,他那蚕食方法起的心高。

年代: 清 作者: 贾凫西《木皮散人鼓词》5. 唐君常欲为陕西官,慨然有功名之志。

年代: 宋 作者: 苏辙《送唐觐》6. 刺史莫嫌迎候远,相公新送陕西回。

年代: 宋 作者: 郭奕《题漫天坡》7. 自从陕西有斯人,灾祸年来何太频。

年代: 明 作者: 韩邦靖《长安宫女行》8. 当时陕西有廖大,此事恐是兹人专。

年代: 明 作者: 韩邦靖《长安宫女行》9. 莫忘交游分,从来事一同。

年代: 唐 作者: 罗隐《陕西晚思》10. 肴函为客乐,巴蜀故乡荣。

年代: 宋 作者: 晁说之《送蒲君赴陕西漕属》11. 释义以及诗人简介1. 肥沃的田畴。

唐 骆宾王 《至分陕》诗:“ 陕 西开胜壤, 召 南分沃畴。

”2. 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3. 顾非熊,[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姑苏人,顾况之子。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初年前后在世。

少俊悟,一览成诵。

性滑稽,好凌轹。

困举场三十年。

武宗久闻其诗名,会昌五年,(公元八四五年)放榜,仍无其名,怪之。

乃勑有司进所试文章,追榜放令及第。

大中间,为盱眙尉,不乐奉迎,更厌鞭挞,乃弃官隐茅山。

王建有诗送别。

后不知所终。

非熊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4.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

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

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

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

元佑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

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

自号颍滨遗老。

卒,谥文定。

5. 韩愈(768~824) 字退之,号昌黎,故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唐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另有祖籍邓州一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

“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而韩愈世居昌黎,故又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反对六朝以来骈偶之风。

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称。

关于苏轼的简介和诗词明句

1. 赵瑟清相似,胡琴闹不同。

慢弹回断雁,急奏转飞蓬。

——白居易《筝》2.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白居易《夜筝》3.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小重山》4. 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

——苏轼《甘露寺弹筝》5.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李白《春日行》6. 端居正无绪,那复发秦筝。

——张九龄《听筝》7.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晏几道《筝》作者介绍:8.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9. 晏几道(1030年-1106年)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乡(今属南昌进贤县)人,北宋词人。

他是北宋词人晏殊第七个儿子,并不像晏殊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他只作过一些小官,如开封府判官、监颍昌府许田镇、乾宁军通判等。

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

《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

”《鹧鸪天》中“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两句受人赞赏。

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

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

代表作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

10.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

太原(今属山西)人。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后贬江州(今属江西)司马,移忠州(今属四川)刺史。

后为杭州刺史,又为苏州、同州(今属陕西)刺史,以刑部尚书致仕。

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

其诗早年与元稹齐名,称“元白”;晚年又与刘禹锡齐名,称“刘白”。

[1]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词不多,但影响后世甚大。

有《白氏长庆集》。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

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11. 岳飞(1103-1142)字鹏举,汉族。

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

南宋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

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

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

南宋中兴四将之首脑。

他坚主抗金,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

1140年,他挥师北伐,先后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

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被杀害。

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12.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1] [2]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13. 张九龄(678—740),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

唐中宗初年进士,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唐代有名的贤相。

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每宰相荐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一直为...

有关炼字的诗词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这两句表面上是说那些宴乐西湖流连光景的游人,陶醉于香风而逍遥自得.实际上这一“醉”字表明了那些忘怀故国的可耻嘴脸.这些人不但志气丧失,甚至连骨气也没有了,诗句凝聚了作者的感慨和激愤.“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前一句写诗人所见:朗照的秋月,在松林间仿佛被过滤了似的,分外皎洁,投下了斑驳陆离的光影,境界显得更加宁静.后一句写诗人所闻:山泉格外清澈明净,它在山石上潺潺流淌,似乎还能听到它的叮咚的流水声.用清泉流淌反衬“空山”的清幽.“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尽:都.着一“尽”字,写出了征人思乡的普遍,伫立盼望的时间之长.“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春意”是只可感知,不可听闻的.春天来了,红色的杏花挤满枝头,诗人就在这幅春景图上着一“闹”字,用拟人手法,把它写活了.这一“闹”字既是绘景,又是写情,它不仅描绘了杏花盛开的艳丽景色,还写出了在春风吹拂下,杏枝摇曳,花儿微动的活泼神情.“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月本是相对静止的,但因为有了云的飘动,将“月”也写得动起来了.着一“破”字,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花”本也是相对静止的,但着一“弄”字,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起来.“弄”字意在点明: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的月亮,把月光洒在娇花上,像给娇花蒙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晚风轻轻地撩拨着含羞带娇的花.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摆弄着娇羞柔美的倩影.“破”、“弄”两词,将云、月、花三种景物都人格化了,富有生命感.

描写黄山云雾飘渺的诗句有哪些???

黄山大千——咏山诗句--------------------------------------------------------------------------------发表日期:2003年5月11日 已经有977位读者读过此文李 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崔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遗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风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渡,碧嶂尽睛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赠黄山胡公晖求白鹇并序闻黄山胡公有双白鹇,盖是家鸡所伏,自小驯狎,了无惊猜,以其呼之,皆就掌取食,然此鸟耿介,尤难畜之,余生平酷好,竟莫能致,而胡公辄赠于我,唯求一诗,闻之欣然,适会宿意,因援笔三叫,文不加点以赠。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

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辄赠,笼寄野人还。

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贾 岛纪 汤 泉维泉肇何代?开凿同二仪。

五行分水火,厥用谁一之?在卦得既济,备象坎与离。

下有风轮煽,上有雷车驰。

霞掀祝融井,日烂扶桑池。

气殊礜石厉,脉有灵砂滋。

骊山岂不好,玉环污流脂!至今华清树,空遗后人悲。

遐哉哲人逝,此水真吾师。

一濯三沐发,六凿还希夷。

伐毛返骨髓,发白令人黟。

十年走尘土,负我汗漫期。

再来池上游,触热三伏时。

古寺僧寂寞,但余壁上诗。

不见题诗人,令我长叹咨!范成大浮丘亭知郡望黄山,有浮丘、容成峰,浮丘公、容成子之所游也。

黟山郁律神仙宅,三十六峰雷雨隔。

碧城栏槛偃双旌,笑挹浮丘为坐客。

岩扉无锁昼长开,紫云明灭多楼台。

云中仙驭参差是,肯为使君乘兴来?西昆巉绝不可至,东望蓬莱愁弱水。

谁知芳草遍天涯,玉京只在珠帘底。

他年麟阁上清空,却访旧游寻赤松。

我亦从公负丹鼎,来属刂砂床汲汤井。

龚自珍(清)黄山铭予幼有志,欲遍览皇朝舆地,铭颂其名山大川,甲乙期,滞淫古歙州,乃铭黄山。

我浮江南,乃礼黄岳。

秀吞阆风,高建杓角。

沈沈仙灵,浩浩岩壑。

走其一支,南东磅礴。

苍松髯飞,丹砂饭熟。

海起山中,云乃海族。

云声涛起,轩后之乐。

千诗南穷,百记徒作。

惜哉夏后,橇车未经。

惜哉姬王,八骏未灯。

中原隔绝,版图晦冥。

硅升壁瘗,赧岱惭衡。

黄炎培(近现代)莲花峰绝顶南条一脉接仙霞,江浙平分两水涯;读书廿年想云海,攀天今日上莲花;巉坑俯极三千界,缥缈高承万里槎;第一兹游快心事,名山大好属吾家。

董必武(近现代)由汤池赴慈光寺途中望天都峰有感奇险天都著,遥观亦有缘。

大雄无与并,苍浑莫之先。

倏忽阴晴异,逡巡起伏迁。

云腾致雨气,水泻在山泉。

偃蹇非松意,因人委婉传。

坐观瀑楼中对雨晴望诸奇峰,雨看两飞瀑。

黄山当吾前,晴雨皆悦目。

陶行知题黄山游记少年生长黄山边,足迹未到黄山前。

黄山之神如有灵,应已记过万万千。

我身未到黄山巅,我心已见黄山之尊严;三十六峰似曾到,峰峰与结梦中缘。

泰岱匡庐虽奇异,比我梦中黄山远不及。

人生为一大事来,丈夫志在探新地。

屈指三万六千场,归老黄山终有日。

此日终须到,此约今日立。

黄山与我愿毋违,看取方子之书助相忆。

老 舍黄山小诗天都奇伟海云幽,莲蕊莲花高入秋。

欲识黄山真面目,风华半在玉屏楼。

赖少其天都峰赋若非大手笔,难画黟山图。

云来天欲覆,日出地吐朱。

墨酣夹风雨,一点为天都。

图成神鬼泣,百岳竞狂呼。

吁嗟乎,余生八万九千岁,始信高士巨眼识浮沉。

刘海粟题莲花峰特写芙蓉削出叠穠华,七度攀登弄紫霞。

架壑有松皆翡翠,凌霄无石不莲花。

作《云谷晴翠》归途口占七十二峰七度攀,此身宁复在人间。

八五游历曾非梦,疑昔登临未定山。

有路篱雀飞不到,无知松柏老能闲。

要从何处寻丹嶂,莫使匆匆卤莽还。

始信峰画松林黄山多松林,此峰独神秀。

天风撼翠涛,劲骨弄清瘦。

守此岁寒姿,敢谓冰雪厚。

岂不怀栋梁,永养山中寿。

描写雁门关的诗句

谒杨无敌祠[宋]苏辙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大刚嗟独畏人言。

驰驱本为中原用,常享能令异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注释]苏辙(1039-1112) 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

历官秘书省校书郎、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

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永州、岳州、许州。

自号颍滨遗老。

文学上很有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为文以策论见长。

工诗,亦能词,著有《栾城集》等百卷。

死后谥文定。

李牧祠[宋]司马光椎牛晌壮士,拔距养奇才。

敌帐方惊避,秦金已暗来。

旌旗移幕府,荆剌蔓丛台。

部曲依稀在,犹能话郭开。

[注释] 司马光(1019-1086),字公实,号迂叟。

原籍山西夏县。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温国公,谥文正。

他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

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让、刚正不阿。

从小有“司马光砸缸救人”的美传,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

求关于故宫的诗词

《诗翰》册,明,彭年书,纸本,册页,共7开,每开纵26cm,横33.5cm。

行书,68行。

《诗翰》册释文钤“孔嘉”、“隆池山人”印2方。

收藏印钤“又书氏藏”、“破研斋”等印。

此册书法欹峭微侧,有苏轼书法意韵。

王世贞《吴中往哲像赞》云:彭年 “书初法晋人,己为楷,其小者信本(欧阳询),大者清臣(颜真卿),行、草则子瞻(苏轼)。

”但彭年舍苏轼丰腴、偏肥、卧笔,而以清劲爽健的笔锋使其笔法更为开放活泼,故王世贞又云:“行、草眉山若远耳。

” (撰稿人:傅红展)来源:故宫博物院紫禁城 七律金碧辉煌紫禁城,红墙宫里万重门。

太和殿大乾清静,神武楼高养性深;金水桥白宁寿秀,九龙壁彩御花芬,前庭后院皇家地,旷世奇观罕见闻。

故宫游感 七绝旧日明清帝王园,进宫只准众高官。

如今百姓来堂殿,尽可游观国宝颜。

北京长安街即景(老丘原创)京华小住忽经旬,十里长街往返频。

大厦连绵新布局,广场宽阔巧铺陈。

城楼曙色割昏晓,禁苑奇珍耀古今。

人与春风齐焕发,红墙绿树景长新。

故宫游 五律有幸故宫行,观光古殿惊。

人民真伟大,建筑好传神;帝苑豪华造,皇家气派倾。

辉煌中国宝,灿烂世文明。

游故宫 七绝紫禁城中一线穿,观宫看殿百千间,皇家气派余惊叹,文物古迹旷世鲜。

故宫游感 七绝旧日明清帝王园,进宫只准众高官。

如今百姓来堂殿,尽可游观国宝颜。

求关于《——游》的诗词什么的所有的。

要详细点。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

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

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没找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清闲的人。

【注释】(2)[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3)[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念,想到.(4)[张怀民]作者朋友,也贬官黄州.(5)[相与]共同,一起.(6)[中庭]院里.(7)[空明]形容水澄澈.(8)[藻、荇]均为水生物.(9)[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

他是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著述十分丰富。

【鉴赏】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三册有一篇古文,是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仅80余字: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读后,仔细品味,眼前似有潺潺流水淌过卵石,弹出一支清新的曲调,给人以无限美的享受。

回神凝思良久,才渐渐领悟。

这“美”首先来自内容的“真”。

东月朗照,激发了作者的游兴,想到没有“与乐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寻伴,这时错觉生趣,情感触动,于是记下此景此情,顺理成章,一切是那么的和谐自然,毫无雕饰造作之感。

这“美”来自语言的“纯”。

笔记如同拉家常,娓娓叙来。

虽然没有奇警之处,但却不能增删或改动什么字眼儿。

点明日期,是笔记体游记所必须的,“月色入户”与“欣然起行”互为因果,寥寥数字,何其洗练!写庭下景色,用“空明”一词,不枝不蔓,体现出空灵、坦荡的意境,将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荇,已然十分贴切,“交横”一词更准确地表现了藻荇姿态,仿佛触手可及。

接着,作者笔锋陡转,连发二问,既亲切自然,富于韵律,又拓展时空,发人思绪。

这“美”来自结尾的“精”。

从文章结构看,结句属“合”,就此打住。

从语意上看,它包蕴丰富。

“闲人”一词切合当时的情境,苏轼其时遭排挤打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无事可做的闲职,张怀民也正谪居黄州,岂不是两个闲人?但作者是怀抱雄才大略的人,既如此,自嘲之意、怨愤之情也不难想见。

此外,在一副幽美的静物画中,平添两个人物的剪影,这是多么有意境,这样的结尾,称的上“如撞金钟”了。

总之,游记以真情实感为依托,信笔写来,起于当起,止于当止,犹如行云流水,于无技巧中见技巧,达到了“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纯”的境界。

(1)选自>(中华书局1981年版)卷一.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承天寺,现在湖北黄冈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chi.com/zhishi/480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