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科举制度的诗词

有关科举制度的诗词

找与唐朝的科举制度相关的诗句

展开全部1、唐代朱庆余有一首《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是考前写给水部(唐时属工部)员外郎张籍以探听虚实的。

借新婚之后的脉脉情事,把自己比喻成即将拜见公婆的新媳妇,把张水部比喻成舅姑(公婆),表达忐忑心情。

张籍回了一首《酬朱庆余》“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把朱庆余比作“越女”,把其诗比作“菱歌”,表明对其才华的赏识。

2、唐代孟郊昔年屡考不中,写下《再下第》:“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

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后来终于登榜,又写下一首《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3、宋代柳永不第后作《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4、宋代董德元《柳梢青》“满腹文章,满头霜雪,满面埃尘。

直至如今,别无收拾,只有清贫。

功名已是因循。

最懊恨、张巡李巡。

几个明年,几番好运,只是瞒人。

”道尽个中滋味。

5、宋真宗赵恒亲自作了一首《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

六经勤向窗前读。

”几乎可以看做是为科举考试打广告了。

以上是比较常见的诗词,另外还有一些“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天下英雄,如我彀中”“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等名句...

谁能提供一些描写科举制度的诗句

展开全部 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唐代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是考前写给水部(唐时属工部)员外郎张籍以探听虚实的.借新婚之后的脉脉情事,把自己比喻成即将拜见公婆的新媳妇,把张水部比喻成舅姑(公婆),表达忐忑心情.张籍回了一首《酬朱庆余》“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把朱庆余比作“越女”,把其诗比作“菱歌”,表明对其才华的赏识.2、唐代孟郊昔年屡考不中,写下《再下第》:“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后来终于登榜,又写下一首《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3、宋代柳永不第后作《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4、宋代董德元《柳梢青》“满腹文章,满头霜雪,满面埃尘.直至如今,别无收拾,只有清贫.功名已是因循.最懊恨、张巡李巡.几个明年,几番好运,只是瞒人.”道尽个中滋味.5、宋真宗赵恒亲自作了一首《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几乎可以看做是为科举考试打广告了.以上是比较常见的诗词,另外还有一些“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天下英雄,如我彀中”“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等名句KOF多彩ZH突 2014-11-18...

关于“科举”的诗句有哪些?

展开全部 1.《登科后》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2.《放榜日作》唐:韦庄 一声开鼓辟金扉,三十仙材上翠微。

葛水雾中龙乍变, 缑山烟外鹤初飞。

邹阳暖艳催花发,太皞春光簇马归。

回首便辞尘土世,彩云新换六铢衣。

3.《及第后作》唐:袁皓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蓬瀛乍接神仙侣, 江海回思耕钓人。

九万抟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风尘。

升平时节逢公道,不觉龙门是嶮津。

4.《看榜日》唐:刘沧 禁漏初停兰省开,列仙名目上清来。

飞鸣晓日莺声远, 变化春风鹤影回。

广陌万人生喜色,曲江千树发寒梅。

青云已是酬恩处,莫惜芳时醉酒杯。

5.《登第报家人》 宋:董德元御笔封题墨未乾,君恩重许拜金銮。

故乡若问登科事,便是当初老榜官。

...

描写“科举制度”的诗句有哪些?

1、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 三十三人名字香。

遥望龙墀新得意,九天敕下多狂醉。

骅骝一百三十蹄,踏破蓬莱五云地。

物经千载出尘埃, 从此便为天下瑞。

——《及第谣》唐代:周匡物2、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

遗子满赢金,何如教一经;姓名书锦轴,朱紫佐朝廷。

古有千文义,须知学后通;圣贤俱间出,以此发蒙童。

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年纪虽然小,文章日渐多待看十五六,一举便登科。

大比因时举,乡书以类升;名题仙桂籍,天府快先登。

喜中青钱选,才高压俊英;萤窗新脱迹,雁塔早题名。

年小初登第,皇都得意回;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

一举登科目,双亲未老时;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

玉殿传金榜,君恩赐状头;英雄三百辈,附我步瀛洲。

慷慨丈夫志,生当忠孝门;为官须作相,及第必争先。

宫殿召绕耸,街衢竞物华;风云今际会,千古帝王家。

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万年书。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土脉阳和动,韶华满眼新;一支梅破腊,万象渐回春。

——《神童诗》宋代:汪洙3、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陆游4、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

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

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

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

云天属清朗,林壑忆游眺。

或时清风来,闲倚栏下啸。

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

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唐代:李白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唐代:颜真卿

与古代科举制度的诗句快急用

展开全部 1。

“头场刘、二场宋,宋进去,刘出来,彼此同业;知府管、知县张,张得开,管不紧,上下皆松。

”2.“功名、事业、文章,今岁已无望;嬉笑、悲欢、怒骂,明年可再望。

”3.“想吾生竭力经营,无非是之乎者也;问此去何等快乐,不管它柴米油盐。

”4.“这回吃亏受苦,都因入孔氏圈中,坐冷板凳,做老猢狲,只说限期已满,竟换到头童齿豁,两袖俱空,书呆子真可怜矣! 此去喜地欢天,必须到孟婆庄外,赏剑树花,观刀山瀑,可称眼界大开,再和此酒鬼诗魔,一尊常聚,南面王无以易之。

”5。

“尔等论命不论文,碰;咱们用手不用脑,摇。

”...

有关古代科举考试

展开全部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极为重要的选官制度。

其主要内容是:人们通过自愿报名,或者经过一定的学习,可以参加不同科目和不同级别的考试,再由主管机构根据各人的考试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分别委以不同层次的官职。

自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建立,到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举行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为止,沿行将近一千四百年,其间几乎不曾断绝,它为历代封建王朝选取了难以计数的官吏。

因此,了解这一制度的发展史,对于了解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官吏构成、当时的社会时尚、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等诸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从它产生的背景、发展历史、名目、方法、利弊等方面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科举制度产生的背景任何一个社会的任何一项制度的产生都有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和目的,科举选官制度之所以出现于隋唐时期也有其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国性的统一局面为其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政治环境。

自东汉以来,中国曾长期处于军阀混战、豪强割据的分裂状态之中。

这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战争频繁,权力不断转移,王朝不断更替,社会经济凋弊,人人朝不虑夕,加之人口不断迁徙流亡,因此,这一混乱的历史时期无论从分裂的地理环境、政治环境,还是从衰败的经济条件以及人人自危的社会心理来看,都不可能为象科举制度这样广揽人才的制度创造机会和条件。

而隋以后的各个封建王朝之间虽然也有王朝间的更替,也有较大的动乱,但每一王朝都有较长的较稳定的统治时期,这为科举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必要的政治环境,因而才使得科举选官自隋之后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第二、中国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结构的变化为其产生及确立奠定了必要的阶级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长期混乱和动荡从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大大地削弱了世族大地主的实力,中小地主的地位逐渐上升,开始与世族大地主在政治上并驾齐驱,并逐渐占据了优势。

这一优势表现在选官制度上,就是以推荐为主的选举官吏制度逐渐被以考试获取官职的科举选官制度所代替。

因为后者与前者相比,更多强调的是一个人的能力,而不是其出身、门第。

第三,中国封建社会各项制度的发展完善使得科举制度应运而生。

自春秋以来,中国封建社会逐步摆脱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种种影响,至隋唐时期进入成熟时期。

其标志是:统治阶级的队伍日渐扩大;政治机构不断扩充,分工越来越细;赋税制度逐渐整齐划一;各项必要的政治制度相继建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封建统治体系。

科举选官制度正是在这样一个时期,为满足封建统治对各种官吏的需要,为适应中小地主阶级政治地位不断上升的趋势而逐步确立起来的。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史科举选官制度历经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其间虽曾有过中落偃伏,但基本上一直沿用不废。

特别在唐、宋、明、清,更是高峰迭起,愈趋完备。

在这四大王朝所经历的不同历史时期中,科举制度也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唐、宋、明清三个阶段。

科举制度虽然始于隋朝,但真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地推行实施应当是唐朝,因此我们把唐朝作为科举制的第一阶段。

在这一阶段,科举制处于起始和摸索的状态之中。

从科目上看,这一阶段科举制还带有浓厚的汉魏遗风。

从考试内容上看,也显得杂乱无章。

从铨选官吏方面看,尚无一定之制。

宋代的科举制是唐向明清过渡的中转阶段,这时的科举制度已比唐代大大地完备了。

首先,科目的轻重划然分开,并开始出现由多科目向单科目过渡的趋向。

其次,考试内容趋于一致,有关考试的规章相继制定。

再次,科举开始成为铨选官吏的主要方法,选授官职也有了一定的制度。

明清则是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科目基本上只有一科,用以划分等级的是不同级别的科举考试。

而考试内容,以及与考试相关的事务都有严格的规定。

除授官职也有了严格的制度,科举成为人们入仕的唯一途径。

总之,明清时期的科举选官制度已经是全面的系统的选官制度了,并且与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其他的政治制度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了。

而五代十国、辽、金、元时期,或者基本上沿用前代,或者带有明显的民族歧视色彩,都没有代表性,研究的价值不高。

三、科举制度的名目科举的名目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三类:常科、制科、武科。

第一,常科。

也称常举、贡举,即每年按时举行的分科考试。

常科的名目以隋唐为最多,而且时增时减,前后总计不少于三四十种。

常见的名目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童子等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为重要。

各科考试的内容、录取的人数各不相同,考试后所授的官职也不尽相同。

宋代常科的名目也很多,但进士科与其他名目已然分离,常科中的其他名目被总称为〃诸科〃,并逐渐受到冷落。

而进士科则日益成为宋代科举中最主要的科目,甚至在宋神宗时取消了进士科以外的明经等诸科。

自此,进士科开始成为科举考试制度中的唯一科目。

南宋以后,专设诗赋进士和经义进士两科。

元以后常科中再也不分名目了,各科名目只能...

关于科举制度的小论文

展开全部 取士的观念 科举制度虽然产生于隋唐,但科举的思想观念却由来已久。

根据儒家的观点,在垂范后世的远古三代,乡举里选、选贤任能已是通行的做法,而且统治者能够选贤用贤被看做是一种理想社会的重要标志。

自汉代以降,选拔贤能似乎就成为历代统治者统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科举制度正是这种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

科举制之所以能延续一千余年,除了政治社会原因外,肯定有其观念上的基础,因为任何一种制度都会反映出特定的文化和观念取向。

所谓观念,这里不是指孔子、荀子或哪位政治家、教育家的思想和观念,而是指处于中国传统文化中集体的和无意识层次的观念。

这种观念可以借用法国年鉴学派“长时段”(longue durèe)的概念,称之为长时段观念,它不随着一朝一姓的更替变化而变化,而保持似乎静止不动的稳定性,有着“自己的生命节奏和成长节奏”。

[1]也可以将它归之于葛照光所说的“一般思想”,这是“一种‘日用而不知’的普遍知识和思想,……它一方面背靠人们不言而喻的终极的依据和假设,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理解,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解释与操作的作用”。

[2] 众所周知,科举是古代中国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其基本特征是公开地从社会中择材取士,征召官吏。

从理论上讲,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可通过两种方式给予满足,用古人的术语说,一是养士,一是取士。

养士即培养人才,根据不同的需要和数量培养所需的人才。

而取士的出发点与养士迥异,它建立在这样一种观念之上,即人才本来就存在于社会之中,只要取法得当,就会选拔出足够的人才。

这种取士观念正是科举制度最基本的出发点。

其实,在科举制度之前的察举及九品中正制无不建立在取士的观念之上,无论是“以德取人”还是“以文取人”[3],这只是选拔官吏的方式与标准的不同,而其基本的观念并无二致。

可以说,取士的观念是古代中国两千余年选官制度的观念基础。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很少有人对取士的观念进行专门的阐述或进行讨论,但纵观历代统治者治国理念和求贤选贤的实践,便能明显地发现取士的观念是他们进行统治的一个根本性原则。

以下略举数例,以说明取士这一“日用而不知”观念的存在。

汉代开国皇帝刘邦曾诏命地方官员向朝廷举荐人才,认为人才并不缺少,只担心渠道不通,因而无法选拔出来,如他所说:“今天下贤者智者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4]汉武帝也坚信贤良之辈无处不有,只是渠道不畅,他们无法得到任用:“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

今或至阖郡而不荐一人,是化不下究,而积行之君子雍于上闻也”。

[5]曹操认为贤士就在巷闾中间,不去搜寻,当然无从获取,如他所说:“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

[6]据认为创立科举制的隋炀帝更是说得直接,认为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四海之中,岂无奇秀?”[7]唐高祖李渊认为求贤方法不当,致使他们“岩穴幽居,草莱僻陋,被褐怀珠,无因自达”,并开“怀牒自应”的先河。

[8]从这些言论不难看出,统治者们对于人才来源问题的考虑,均立足于取士的观念。

在实践层面上,取士观念所导致的结果也显而易见。

取士和养士是两种不同的观念,当然也会导致两种不同的人才对策。

从取士的观念出发,通常会轻视学校的作用,注重人才的选拔渠道。

而从养士观念出发,则相对重视人才培养的过程,看重学校的作用。

早在察举制实施的早期,就有人指出其不知养士惟知取士作法的弊端。

董仲舒在公元前134年的著名贤良对策中指出:“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并建议设立太学,以培养人才:“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9]。

在对待取士与养士的关系上,董仲舒应当说很有眼光,而且汉武帝也听从了他的建议建立了太学,但囿于取士观念,学校教育在后代在总体上始终处于附庸地位。

而科举制度一经建立,则受到历朝历代的重视。

有历史学家指出:“由于重科举轻视学校之势已成,则学校的地位终于不能挽回。

学校和科举之间的关系,自隋唐兴科举一直到清末废科举的一千多年中,始终没有很好的解决”[10]。

钱穆也指出:“惟中国历史传统,虽上下皆知重教育,乃从未有坚稳之学校基础”[11]。

中国古代学校历来有名无实,而科举体制香火不断,两者形成鲜明对照。

这其中虽有其他种种原因,但显然与取士观念根深蒂固,养士观念淡薄有直接的关联。

请介绍一下科举制度.

简单说一下吧: 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之一,以隋唐以前我国封建社会先后经历了由皇帝直接任命(如秦)、察举制(如汉朝)、九品中正制(如魏)。

到隋炀帝时始设科举制,到唐朝经历太宗、武则天及玄宗这一制度有所发展。

宋朝时进一步完善。

到明清时,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

有严格的答题规定,我们称之为八股文。

以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但对于一般地主知识分子入仕则开了方便之门。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最早是哪位提出的?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

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

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

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 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

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

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

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

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

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

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

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

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

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

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

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

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

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

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

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

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

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

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

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

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

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

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

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

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

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

但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

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

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

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

"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宋朝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

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

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

"当时有焚香礼进士之语。

进士科之外,其它科目总称诸科。

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

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

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

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

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

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chi.com/zhishi/1476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